“ 房地产融资碎碎念,愿与您一起窥探一下地产金融”
经常能够在一些文章中看到,提到房地产企业,就是资产负债率高,翻开头部房企的年报,都是80%、90%的资产负债率!
每每看到这些表述,还是觉得比较难过,因为这种表述根本不符合常规的金融逻辑,不知道为何还要被反复表述出来。
01
根据已披露的2019年年报可知:
资产负债率: 万科84.36% 碧桂园88.48% 恒大77.9%
看数据,恒大还是个相对“稳健”的公司了,但金融市场有条基础准则:资本从不会说谎。就开发贷利率来说,万科利率一般保持在基准,碧桂园利率保持在上浮20%左右,而恒大一般是上浮50%起。同时,作为地产商票的绝对大哥,恒大的商票利率近期飙升至20以上,而且愿意接手的资金方很少,可见,以资产负债率来评价地产公司的杠杆风险是很不合适的。
02
简单看下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因为会计准则的权责发生制要求,房地产企业收取的购房款,只能列示在预收款项科目中,只能等到交房时才完成了整个交易过程,然后结转收入和相关成本。
预收款项越多,表明企业的回款做的越好,运营越优秀,但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却表现为增加资产负债率,所以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就不应该在房地产行业的相关讨论中出现。
03
净负债率【净负债率=(有息负债-现金余额)÷净资产】,也称净借贷比率。
资产负债率: 万科33.87% 碧桂园46.3% 恒大159.3%
这个指标,就能很明显的看出三家企业在杠杆风险上的差异:
万科:国资入股,稳健,不追求杠杆和规模,稳健运营,虽然销售规模被超,但是还是稳健的老大哥,行业模范;
碧桂园:已过追求规模期,重视经营质量,整体很稳健,其路线和策略被一众小迷弟争相模仿,但是其核心竞争力是其全体团队的执行力文化,模仿很有难度;
恒大:票圈传奇,是否能够“大而不倒”需要时间验证,金融市场中风险偏好低的机构基本敬而远之,但是高风险高收益,持有个商票到期,可以有超过20%的收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04
但是任何指标都不是万能的,净负债率也可以比较容易进行优化,比如新城:因前董事长事件,2019年下半年新城大举出售项目获取现金流,以至于2019年末报表一出来,净负债率只有16%,这个结果不是表明新城运营的多么稳健,而是卖项目求生的被动结果。
(图片侵删)
作者:房融融,一名默默无闻的房地产融资从业者,愿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学习;
无论你想唠嗑房地产行业,还是融资相关,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