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市场分析
创业板指一周大涨近6%
科技股有望支撑A股持续回暖
本周,大盘在成交量配合下震荡上行;上证综指上涨1.30%,报收3273.33点;深证成指上涨4.75%,报收16.53点;创业板指上涨5.93%,报收2270.06点;科创50指数上涨1.97%,报收1052.88点;沪深300指数上涨3.30%,报收3963.35点。值得注意的是,周三至周五,A股成交总额连续突破万亿元水平。
对于下周市场,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科技股全面回暖,下周大盘有望延续升势,深市表现有望强于沪市,投资者可继续跟踪AI、云计算、光通信、信创板块走势。
创业板指本周大涨近6%
本周,大盘在成交量配合下震荡走高。沪市方面,上证综指本周上涨1.30%,报收3273.33点。深市方面,受到创业板大涨带动,深证成指本周上涨近5%。从周三起,A股成交额连续三天突破万亿元,显示场外增量资金逐步入场推高股指。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指本周大涨近6%。根据统计显示,创业板成份股前20大权重股本周仅有一只下跌,其中涨幅前五位的分别是中际旭创、、昆仑万维、先导智能、汇川技术,周涨幅分别为34.55%、16.45%、13.91%、12.44%、12.12%。此外,权重股宁德时代本周大涨近9%。受到宁德时代股价大幅反弹刺激,新能源车产业链周四大涨。从整体创业板个股表现来看,本周有20只股票涨幅超过两成,其中,太辰光、天孚通信、通力科技、中际旭创、江苏雷利、保力新、兆龙互连、恒勃股份、中胤时尚、广哈通信涨幅居前。
继周四新能源赛道全面走强后,周五,光通信大幅上涨3.10%。工信部日前明确表示,将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加快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加速信息技术赋能,深化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同时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持续增强移动通信、光通信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此外,华为发布智简全光联接战略,新一代通信科技及数智化应用成为关注重点。
德邦证券建议投资者关注光纤光缆,布局产业链自主可控,关注背靠chiplet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鲲鹏产业链。
大消费板块走强
在科技股全面反弹的同时,本周权重股分化加大,石油、银行板块继续调整;酿酒、食品饮料板块表现不俗。
值得一提的是,酿酒板块本周涨幅超过9%。个股方面,本周白酒股有8只股票涨幅超过10%,分别为顺鑫农业、迎驾贡酒、泸州老窖、舍得酒业、酒鬼酒、水井坊、五粮液、老白干酒;权重股贵州茅台一周上涨7.90%。
浙商证券认为,白酒板块今年仍处于向上周期。高端酒方面,需求端表现稳健,延续强韧性;次高端,与中产消费、商务消费紧密相连,仍在扩容但恢复速度略慢;中高档价位,100元—300元成熟单品表现优异,市占率提升明显,呈现大众消费品质化和升级特点。随着渠道提质增量趋势延续,头部酒企经销商平均规模持续提升。今年下半年,继续看好高端酒需求韧性,当前首推估值具备性价比以及业绩具备确定性的高端酒。
记者注意到,本周家电零部件板块涨幅超过13%,个股方面,三花智控、德业股份、汉宇集团、禾盛新材、东方电热、天银机电位居涨幅前列。消息面上,6月16日,湖北披露将在全省范围启动2023年“惠购湖北”家电消费券发放活动,补贴总计投入财政资金3亿元。
继续关注科技股动向
对于下周市场,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科技股全面回暖,深市表现有望强于沪市,投资者可继续跟踪AI、云计算、光通信、信创板块走势。
中金公司认为,5月经济数据环比增速皆较4月有所改善,同比走弱,部分反映基数效应,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问题。政策方面,降息已经吹响了稳增长政策号角,预计随着政府部门集中调研结束,更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有望出台。
国海证券表示,本周创业板指数迎来了久违大涨,但需注意市场的赚钱效应并未充分释放,大涨行情能否延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后续市场的走强突破更多依赖于政策面刺激和经济基本面回暖。当前操作上建议保持适度乐观,逢低布局。
招商证券认为,近期A股内外因素均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内部方面,在稳增长推进、消费出行持续恢复、政策加持以及科技周期等因素驱动下,中游设备、消费/出行以及信息技术部分行业景气度仍然较高,或有边际改善迹象。外部方面,美联储7月继续加息概率降低,紧缩的外部流动性环境对A股的边际影响开始弱化。从大的产业趋势来看,围绕AI、数字经济、先进制造、自主可控等领域的机会仍将层出不穷。
记者 汤晓飞
02价值发现苏州银行:资产质量向好支撑业绩高增长
苏州银行(002966)由东吴农商行改制转变而来,是苏州当地唯一法人城商行及唯一社保发卡行,在网点和信贷资源布局方面主要集中在苏州地区,苏州地区贷款投放占比超60%。成立以来,公司践行“以小为美,以民为美”的发展战略,以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为重心。2015年启动事业部改革,逐步确立零售银行、公司银行、金融市场、数字银行四大事业部,重点业务包括零售存贷款、对公存贷款、财富管理、金融市场和民生金融业务等。立足产业优势开展对公业务,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科创企业等;依靠民生金融切入零售业务,聚焦小微客户服务、消费贷和财富管理。
2023年一季度,苏州银行营收增速有所放缓,利润增速保持20%以上,存贷款保持较高速增长,成长性凸显。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总负债分别同比增长11.63%、11.86%,其中总贷款、总存款分别同比增长17.21%、19.53%,存贷款增速亮眼,资负结构优化。公司不断加强不良贷款管控和清收力度,2023年一季度末不良率环比下降1个基点至0.87%,关注率环比微升1个基点至0.76%,均处于上市银行较低水平;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11.15个百分点至519.66%,风险抵补能力较强。
公司发展同苏州经济同频共振,未来规划同区域“十四五”发展深度融合,扩表动能有保障。大零售战略持续推进,多元平台场景优势加码小微、零售业务比较优势,助力低成本资金吸纳沉淀,息差收窄压力有望缓释。多元化牌照获取拓宽渠道,促进公私联动,推动基础客群升级,增加财富、私行客群粘性。数字化转型落地驱动业务降本增效,费用项拖累或逐步减轻。资产质量表现优于同业,拨备“余粮”充足,反哺利润空间较大。
有序拓展经营版图,提升综合经营能力。2022年公司获得基金托管牌照,成为8年来首次获得该牌照的中资商业银行;获批设立江苏省首家公募基金;与苏州金融租赁深化银租联动,共同打造全方位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此外,镇江分行开业,实现苏南地区经营机构全覆盖;东吴村镇银行积极落实“上网+进村”战略,着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服务质效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可转债转股比例低,未来释放业绩驱动转股诉求强。未来三年,公司仍将处在规模高速扩张阶段,对应资本消耗压力较大,除利润留存外,公司有较强动力挖掘其他外延资本补充渠道。当前公司50亿元可转债已进入转股期,转股价为6.78元,强赎价8.81元,未来释放业绩驱动转债进一步转股诉求较强。
光大证券表示,苏州银行的发展与本地经济同频共振,规模扩张节奏快,未来展业空间大。对公业务平台优势鲜明,资源向制造业、科创等实体领域倾斜;零售依托金融生态圈,潜在财富客群庞大。公司近年获得公募基金、托管牌照,理财子牌照获取可期,收入增长空间大。此外,公司存量风险持续清降,新增风险可控,资产质量对业绩拖累减轻,资本安全边际较厚。综合看,苏州银行未来规模扩张、息差改善、中收提速、资产质量稳定向好保障发展可持续性。基于此,预测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31元、1.56元、1.84元。公司当前估值尚处低位,提升空间较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山西证券表示,公司地处苏州经济发达区域,对公及零售信贷需求较为旺盛,规模扩张有空间也有能力,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业务贡献稳步提升,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望保持较高位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速为20.72%、19.31%、17.51%,ROE维持11%以上。参考公司历年估值及可比公司估值,公司2023年目标PB估值应在0.80倍附近,当前为0.72倍,估值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记者 刘希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