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 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本身所欠债务的能力。对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有利于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在短期(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需要偿还的负债主要指流动负债,因此短期偿债能力衡量的是对流动负债的清偿能力。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营运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1.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部分。计算式为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金的大小情况说明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保障,流动比率越大通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不同行业的流动比率,通常有明显差别。
运用流动比率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流动比率高并不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很强。由于各项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不同,且变现金额可能与账面金额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流动比率又是对短期偿债能力的粗略估计。
【提示】 营业周期短,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速度快的企业,其流动比率低一些是可以接受的。
(2)流动比率必须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本企业历史水平对比,才能判断其高低。(3)流动比率容易人为操纵,且没有揭示流动资产的构成内容,只能大致反映流动资产整体的变现能力。
3.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不包括存货、预付款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等。
提示】 与流动资产相比,速动资产主要剔除了存货,原因是①存货的变现速度比较慢②有的存货已被抵押,影响变现③存货成本和市价可能存在差异。
速动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速动比率越大通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认为生产企业存货约占流动资产的50%左右,因此剔除存货影响的速动比率至少是1。
速动比率不是越高越好,速动比率过高,会因占用现金及应收账款过多而增加机会成本。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一样,不同的行业速动比率差别较大。例如,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企业(比如零售业),因应收账款较少,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正常现象。
4.现金比率
现金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现金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称为现金比率。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资产作为偿债保障,现金比率剔除了应收账款对偿债能力的影响,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经验表明,0.2的现金比率就可以接受。而这一比率过高,就意味着企业过多资源占用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资产上从而影响了企业盈利能力。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较长的期间偿还债务的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的财务指标主要有四项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和利息保障倍数。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表明资产总额中通过负债取得的比例,可以衡量企业清算时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资产负债率的要求不同,债权人希望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股东在全部资本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希望负债比率越大越好企业的经营者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对于高低负债率的选择取决于经营者的风险偏好等多种因素。
对资产负债率进行分析时,应结合以下几个方面∶
(1)营业周期营业周期短的企业,资产周转速度快,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2)资产构成流动资产占比较大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3)企业经营状况兴旺期间的企业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4)客观经济环境利率较高时,应降低资产负债率。
(5)资产质量和会计政策。
(6)行业差异不同行业资产负债率有较大差异。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又称资本负债率,它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指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越高。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一致,只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3.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表明股东每投入1元钱可实际拥有和控制的(资产)金额,即资产总额相当于所有者权益的倍数。企业存在负债时,权益乘数大于1,企业负债比例越高,权益乘数越大。
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是常用的反映财务杠杆水平的指标。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
4.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应付利息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三)影响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因素影响
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或授信额度
可以提高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质量
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可能会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很快变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主要指资产运用、循环的效率高低。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包括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和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三个方面。
(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情况的比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或产品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表明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平均收回的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营业收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指应收账款周转一次(从销售开始到收回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营业收入
(1)计算和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①营业收入指扣除销售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理论上,应使用“赊销收入”作为周转额,由于赊销数据难以取得,在计算时通常使用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②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③应收账款应为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④在业绩评价时,应收账款余额最好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以减少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2)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在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多(或周转天数少),表明①企业收账迅速、信用销售管理严格②应收账款流动性强,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③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坏账损失,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④通过比较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和企业信用期限,可评价客户的信用程度,调整企业信用政策。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其中,营业成本来源于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数值。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存货周转一次(即存货取得到存货销售)所需要的时间。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x存货平均余额/营业成本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从而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
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存货周转率与企业经营特点密切相关,应注意行业的可比性。
(2)存货周转率只反映存货整体周转情况,不能说明企业经营各环节的存货的周转情况和管理水平。
(3)应结合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和信用政策进行分析。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是一定时期营业收入净额与企业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之间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营业收入
(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营业收入净额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销售各阶段所占用时间越短,可相对节约流动资产,增强盈利能力。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 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本身所欠债务的能力。对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有利于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在短期(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需要偿还的负债主要指流动负债,因此短期偿债能力衡量的是对流动负债的清偿能力。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营运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1.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部分。计算式为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金的大小情况说明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保障,流动比率越大通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不同行业的流动比率,通常有明显差别。
运用流动比率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流动比率高并不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很强。由于各项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不同,且变现金额可能与账面金额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流动比率又是对短期偿债能力的粗略估计。
【提示】 营业周期短,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速度快的企业,其流动比率低一些是可以接受的。
(2)流动比率必须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本企业历史水平对比,才能判断其高低。(3)流动比率容易人为操纵,且没有揭示流动资产的构成内容,只能大致反映流动资产整体的变现能力。
3.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不包括存货、预付款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等。
提示】 与流动资产相比,速动资产主要剔除了存货,原因是①存货的变现速度比较慢②有的存货已被抵押,影响变现③存货成本和市价可能存在差异。
速动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速动比率越大通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认为生产企业存货约占流动资产的50%左右,因此剔除存货影响的速动比率至少是1。
速动比率不是越高越好,速动比率过高,会因占用现金及应收账款过多而增加机会成本。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一样,不同的行业速动比率差别较大。例如,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企业(比如零售业),因应收账款较少,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正常现象。
4.现金比率
现金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现金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称为现金比率。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资产作为偿债保障,现金比率剔除了应收账款对偿债能力的影响,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经验表明,0.2的现金比率就可以接受。而这一比率过高,就意味着企业过多资源占用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资产上从而影响了企业盈利能力。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较长的期间偿还债务的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的财务指标主要有四项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和利息保障倍数。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表明资产总额中通过负债取得的比例,可以衡量企业清算时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资产负债率的要求不同,债权人希望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股东在全部资本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希望负债比率越大越好企业的经营者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对于高低负债率的选择取决于经营者的风险偏好等多种因素。
对资产负债率进行分析时,应结合以下几个方面∶
(1)营业周期营业周期短的企业,资产周转速度快,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2)资产构成流动资产占比较大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3)企业经营状况兴旺期间的企业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4)客观经济环境利率较高时,应降低资产负债率。
(5)资产质量和会计政策。
(6)行业差异不同行业资产负债率有较大差异。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又称资本负债率,它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指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越高。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一致,只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3.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表明股东每投入1元钱可实际拥有和控制的(资产)金额,即资产总额相当于所有者权益的倍数。企业存在负债时,权益乘数大于1,企业负债比例越高,权益乘数越大。
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是常用的反映财务杠杆水平的指标。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
4.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应付利息之比,又称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三)影响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因素影响
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或授信额度
可以提高企业偿债能力资产质量
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可能会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很快变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主要指资产运用、循环的效率高低。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包括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和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三个方面。
(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情况的比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或产品营业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表明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平均收回的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营业收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指应收账款周转一次(从销售开始到收回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营业收入
(1)计算和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①营业收入指扣除销售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理论上,应使用“赊销收入”作为周转额,由于赊销数据难以取得,在计算时通常使用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②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③应收账款应为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④在业绩评价时,应收账款余额最好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以减少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2)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在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多(或周转天数少),表明①企业收账迅速、信用销售管理严格②应收账款流动性强,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③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坏账损失,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④通过比较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和企业信用期限,可评价客户的信用程度,调整企业信用政策。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其中,营业成本来源于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数值。
存货周转天数是指存货周转一次(即存货取得到存货销售)所需要的时间。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x存货平均余额/营业成本
一般来说,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从而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
分析存货周转率指标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存货周转率与企业经营特点密切相关,应注意行业的可比性。
(2)存货周转率只反映存货整体周转情况,不能说明企业经营各环节的存货的周转情况和管理水平。
(3)应结合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和信用政策进行分析。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是一定时期营业收入净额与企业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之间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营业收入
(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营业收入净额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销售各阶段所占用时间越短,可相对节约流动资产,增强盈利能力。
(二)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是指企业年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固定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
营业收入
(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要用于分析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比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则说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较低,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它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利用程度。(三)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是企业营业收入与企业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是衡量资产投资规模与销售水平之间配比情况的指标,反映企业总资产营运能力。
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若企业各期资产总额比较稳定,则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若资金占用额波动性较大,则应按照更详细的资料计算平均资产总额,即
月平均总资产=(月初总资产+月末总资产)/2
季平均占用额=(1/2季初+第一月末+第二月末+1/2季末)/3 年平均占用额=(1/2年初+第一季末+第二季末+第三季末+1/2年末)/4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实现资金增值的能力。各类财务信息使用者都比较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营业毛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一)营业毛利率
营业毛利率是营业毛利与营业收入之比,反映产品每1元营业收入所包含的毛利润是多少。
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营业收入×100%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营业毛利率越高,表明产品的盈利能力越强。(二)营业净利率
营业净利率是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营业净利率反映每1元营业收入最终赚取了多少利润,用于反映产品最终的盈利能力。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三)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指净利润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反映每1元资产创造的净利润。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营业收入净利润
平均总资产营业收入
总资产净利率衡量的是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净利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影响总资产净利率的因素是营业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四)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权益净利率或权益报酬率,是净利润与平均所有者权益的比值,表示每1元权益资本赚取的净利润,反映权益资本经营的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平均总资产
-=资产净利率x权益乘数
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
平均总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是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也是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指标。
一般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越高,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保障程度越高。但净资产收益率不是越高越好,如果不改善资产盈利能力,单纯通过加大举债力度提高权益乘数进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做法十分危险,因为这有可能导致盈利能力无法涵盖增加的财务风险而使企业面临财务困境。
四、发展能力分析
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和所有者权益增长率等。
(一)营业收入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
-×100%
上年营业收入
其中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本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二)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资产增长额
×100%
年初资产总额
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在分析时228
需要关注资产规模扩张的质与量,以防企业盲目扩张。
(三)营业利润增长率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
×100%
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营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四)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_扣除客观因素影响后的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也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的高低,除了受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外,还受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
(五)所有者权益增长率
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100%
年初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应对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一)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
1.营业现金比率
营业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
该比率反映每1元营业收入得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其数值越大越好。2.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企业最大的分派股利能力,超过此限度,可能就要借款分红。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通过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企业平均总资产之比来反映的,它说明企业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平均总资产×100%(二)收益质量分析
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如果会计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业绩,则其收益质量高反之,则收益质量不高。收益质量分析,主要包括净收益营运指数分析与现金营运指数分析。1.净收益营运指数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利润
其中∶经营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
净收益营运指数越小,非经营收益所占比重越大,收益质量越差,因为非经营收益不反映公司的核心能力及正常的收益能力,可持续性较低。
2.现金营运指数
现金营运指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企业经营所得现金的比值。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所得现金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现金营运指数小于1,说明收益质量不够好,反映企业为取得同样的收益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即同样的收益代表着较差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