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当资产负债率超过某个百分比时,被认为存在偿债风险,如上市公司对子公司的融资提供担保,其内控规范要判断该子公司资产负债率是否超过70%,超过了就无法过会。还例如银行对企业贷后检查中,他们重视资产负债率要超过分析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我们还能在其他大量的研报中,看到资产负债率在整篇文章里的地位。无论出现在哪里,总体看,资产负债率反映出企业的偿债风险或财务风险。

下,也有学者将负债分类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经营性负债包括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金融性负债也称有息负债,包括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永续债和优先股(符合SPPI测试)以及其他应付款(金融负债)。

分类的目的在于解释:

1、经营性负债并非风险,而是行业竞争力的体现,或是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例如格力电器、海天味业都具有强大的上下游话语权,具备固化这种优势竞争地位的能力。

2、金融性负债是财务风险的来源,因为要不可避免地到期支付本息,学者们认为金融负债占总资产的比率若超过50%时,一般认为风险高,或者认为推动公司业务发展的主要力量更多来自于财务杠杆,一旦出现市场波动、政策变化、需求下滑,必将导致不佳的财务状况。总体看,不少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应进行上述拆分,且金融资产负债率是应关注的重要风险指标。而经营性负债由于可以减少运营资本的占用,所以经营资产负债率不妨高一些,何况高一些显得更光荣、更有行业面子。

我认为:

1、资产负债率综合不超过70%是有道理的。不能拿航空公司、房地产企业作为反例,航空公司本身是没有投资价值的,比如巴菲特在历年股东大会上都是这样表态,为什么?因为推动业绩如果持续依靠高额的投入和融资是一定没有未来的(与情怀无关);房地产行业本身就带有类金融属性,应该对标银行、城投公司而非其他企业(不展开说了)。

2、资产负债率可以分类为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但经营性负债绝非越高越好,为什么?当企业壮大时,大多数公司就会开始压榨他们的供应商、轻慢他们的客户、压款压价,进而逐渐让公司朝着华而不实和高傲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经营性负债高还体现于一众教培机构的财务报表,例如中概股达内教育(TEDU)的股东权益为-15亿,总负债高达28,负债中的22亿来自于递延收入、合同负债和预收款项,说白了就是学员们交的学费但达内教育并没有履行完上课义务,值得关注的是货币资金只有6亿,你说它的风险大不大?

3、通过分类,资产负债率背后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应该是动态平衡的过程,二者可以此起彼伏,赞成双低、反对双高,归根结底,由负债所推动的资产质量如何,才是分析问题的正确切入点,当然,它属于另外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了。

-End-

点击下方二维码,并关注,持续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相关资讯


资产负债率有什么作用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