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前的7月24日,恒指从低位的62点开始逆转向上,短短5天,最高涨至7月31日的20361点。当天出现5亿元的高成交额,之后辗转回落至今,又一次在高成交额的情况下见顶,也是再一次升破前顶及2万点必回的魔咒。

上一次高成交额而恒指又在2万点之上是在6月16日时,当天最高至20点,成交额1754亿元,之后也是快速地回落。

无论是6月16日恒指的高位20点,还是7月31日的20361点,皆有很多相同之处:

1,从低位例如19000点之下回升至2万点之上。

2,上涨途中在高成交额出现后就是顶,之后回跌。

3,每次当涨至2万点之上时,市场分析界就充斥着牛市重临的希望。

4,两天内甚至隔天即跌回2万之下。

5,后来更快速地跌回19000点之下。

这些看来是事后的分析,找些原因或巧合来借题发挥?但其实笔者早在7月25日,当时仍然处于19400点时,已经估计这波小升浪的高位可能在20300附近结束(若出现高成交量的话),目前看来确实如此。

分析员们的集体看法代表散户指数

为何有这样的估计?首先是升浪会突破上一波的高点20,并在2万之上,让投资人以为站上2万点加上突破前高,牛市会重临。

在7月31日当天真的出现不少分析员憧憬会突破22700的本年高位,而分析员们的集体看法也代表着市场散户们的普遍看法。在这个基础下,每每会出现一些假突破或假跌破的情况,而之后却反向。

昨天(0817)恒指跌破5月31日的低位44,最低至17901,跌破了,会继续向下吗?

偏偏昨天10点之后却反弹,从低位回升400点,出现“小奇迹日”。涨破就逆转,跌破就反弹。所以相较不少分析员会用之前的高低位来分析是下一波的支撑或压力位,看来真是滥竽充数。

在过去两年多在这失落周期里,出现这些升跌破然后逆转的节奏罄竹难书,但又不是每次完全一样,却押韵,有些更渐渐成为魔咒。

新手找程式,老手找回忆

交易和有时讲究肌肉记忆及自然反应,在市场久了,都自然或偶然会有这些灵感或是触觉,但却很难细微地将之数据化,一时更难说得清楚。

所谓新手找程式、老手找回忆,就是这个道理吧。

另一个靠肌肉记忆或自然反应判断的就是汇丰控股(00005)。汇控在8月1日公布业绩后,冲高至66.7元之后逆转,当天汇丰中午公布完业绩后下午时段再破顶。

但在之前我总觉市场已经偷步反映大半,并炒得很“尽”,从年初开始计算涨了超过35%,业绩后的高位隔天回跌很像“终极”,应该会有逆转的契机。

虽然业绩隔天才出现逆转态势和过去有些不一样,但却押韵,这也是靠肌肉记忆,隐隐渗透着过去炒汇丰历史回忆的触觉。

三年前我第一次公开发表港股将进入失落周期,当时也被不少投资人取笑。在经历过从2021年初高位回落至今,近两年半的时间,市场投资人才觉醒这失落周期的威力。

趋势经常被节奏打败

尤其是在过去几年,失落周期的各式各样魔咒停不了,却又巧合地重复着。

炒股从来不是简单程式的套入就可以。没有既定的模式,并经常改变,技术分析各式各样、种类繁多,却大部分是趋势交易。

在这没有趋势的失落周期里,技术指标经常翻船,不如用节奏及魔咒而融合出来的肌肉记忆及市场触觉来作交易判断。

【作者简介】Option Jack:


【特约大V】Option Jack:港股处于失落周期,趋势常被节奏打败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