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 2001 年上市,如果投资者当时以 9 元的发行价购买 1000 股,目前仅分红就超过 1 万元。”7 月 20 日,在上交所 ” 我是股东 ” 专项投资者关系活动—— ” 价值与投资:稳增长如何驱动高分红 ” 交流会上,上海能源证券事务代表黄耀盟这样诠释长期投资的价值,” 同时,当时的 1000 股已变为 2340 股,按照目前的股价计算,市值约为 3 万元。”

去年底以来,在 ” 中特估 ” 概念催化下,央企上市公司因低估值、高分红等属性,备受市场关注。央企上市公司未来应如何进一步提升估值?在当天召开的交流会上,交通银行、宝钢股份和上海能源三家央企上市公司以及中证指数公司、券商机构等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

央企纷纷制定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

黄耀盟透露,上海能源每年 30% 以上的净利润用于现金分红,目前已被股东大会通过,”2017 年至今公司现金分红也均在 30% 以上,未来我们也会坚持 30% 以上的分红率。”

央企已成为沪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主力军。2022 年度,现金分红的沪市公司中,央企达 215 家,合计派现 1.05 万亿元,其中分红金额超 10 亿元的央企 55 家,分红金额在 100 亿元以上的央企为 19 家。此外,65 家沪市央企上市以来现金分红额已超过其通过 IPO 和再融资从市场融得的资金,其中四大行、三桶油、中国神华、中国移动、宝钢股份等 15 家公司的累计分红金额高出融资额超过 500 亿元。

宝钢股份证券事务代表陶昀表示,宝钢股份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额位于 A 股前 20 名,加上股份回购的 50 亿元,公司分红和回购的金额是从资本市场募资额的 3.4 倍。

” 近五年来,宝钢股份股息率名列前茅。” 陶昀表示,宝钢股份已制定了长期鼓励现金分红政策,通过股东大会审议且已写进公司章程,即每年盈利的 50% 会用于现金分红。

交通银行董办副主任桂泽发也表示,过去 10 多年,交行一直保持 30% 以上的现金分红率,” 通过分红让投资者分享改革的成果。”

中证指数公司负责人张志明分析,近年来,随着分红相关制度不断推进,上市公司整体分红呈现两大明显变化:一是股利支付率较低的上市公司数量逐步减少,2007 年分红支付率低于 10% 的上市公司占比 50%,到 2022 年,这一比例降至 35%;股利支付率介于 10%-40% 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进一步上升,由 27% 提升到 41%。

二是分红质量出现明显提升,沪深两市连续三年、五年和十年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都超过了 2000 家,1600 家,700 家,说明上市公司连续分红的意愿在增加。2005 年,连续三年分红的上市公司占比 38%,2022 年这一比例提升至 58%。

” 在上市公司群体里面,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分红特征尤为凸显。” 张志明表示,2022 年,央企分红总额占比将近 60%。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张志明表示,央企通过现金分红优化股东回报、通过股份回购引导价值回归,将进一步增进上市公司的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

” ‘中特估’体系的建立,从逻辑上是整体的重构。” 桂泽发表示,应多头并进、统筹兼顾,比如,要对几千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分类,在不同类别里进行比较,跨类别比较可设立调节系数;政策方面要营造长期投资、克服短期炒作的生态环境;研究机构应更多挖掘央国企的潜在价值;对微观经营主体而言,要做好业绩,用业绩说话,同时加强信息披露,让其更加公开、透明,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营造估值提升的环境。

陶昀同样表示,对公司而言,要用业绩来说服投资人,” 同时也要把未来的展望更多地传递给投资人,帮助投资者正确认识公司估值。”

今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将净资产收益率纳入考核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体现的是企业资本使用效率,更加直观地体现公司的经营业绩以及对股东的投资回报。

” 净资产收益率是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高度关切的一个指标。国务院国资委纳入考核后,对央企下属子公司有更强的激励引导作用。就上市公司本身而言,持续提升盈利,包括优化 ROE 指标,是一项长期工作。” 陶昀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央国企在资本市场上运作以及加大战略性投资,央国企估值未来仍有修复的空间,这将带来中长期的投资价值。

”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股票市场上,大家必然会看到成熟期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在投资选股方面,从股利红利的角度选股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海通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林加力表示。

林加力分析,很多央企、国企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性行业,这些行业完成早期资本积累后,已呈现出稳健盈利的特点,能够提供较稳健的股利回报,” 同时,优质央企正朝着技术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成长性。”

鉴于以往央企做得多、说得少,投资人对央企兼具稳健分红能力和创新发展潜力的特点了解不够充分,未来应加强沟通交流,引导投资者更好地挖掘央企价值。

今年 6 月份,一场反向路演在上海能源举行,20 多名投资者(机构和个人)走进该公司徐州沛县的新能源基地。” 当时有投资者感慨,在苏北沛县,居然有一家小而美的上市公司,未来应多开展类似的活动。” 黄耀盟说。(张淑贤)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 曾黎 /编审 邓文盈 / 签发 蒲谋


媒体视角 | 沪市央企持续高分红回馈股东 释放长期投资价值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