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北京、上海等多地官宣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截至目前,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官宣“认房不认贷”。
早在8月17日,证监会给出新政策,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再加上目前正在推进的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维稳措施正在逐步推出。
其中,房地产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是为了帮助国内的房地产行业从股市增发股票,补充资本金,也就是让股民给房地产行业输血。
利率下调则是为了降低房产购买者的成本支出。
认房不认贷,其实属于错误政策的纠偏。
仅有一套房子的家庭,卖掉之后,如果还清贷款,本来就没有了贷款风险,再按照二套计算,从金融的角度看,完全是属于恶意惩罚买房,根本不合理。
至于存量房贷降低利率,将之前的加点去掉,也是属于合理的纠偏,不能因为买房在错误的时间点,就进行长达几十年的利率惩罚,很不人道,且不公平。
现在还完贷款,并且没有房子,按照首套计算,很多人就可以进行房产置换。置换就是房子的改善升级,不仅活跃了二手房市场,也可以促进新房市场。
对房地产市场的维稳,根源在于维护房价不能下跌。
按照金融理论,买房支付首付相当于支付保证金,然后贷款,其实是加杠杆的操作,如果房子的价格下跌,是需要补充首付的,否则银行有亏损的风险。如果房子价格上涨,买房人就会获得三倍收益,这些年房价上涨,早买房的人因此大为受益,甚至提升了一个阶层。
现在不仅认房不认贷,而且还允许降低首套的首付最低到20%,相当于允许加杠杆,这样即使房子价格下跌,也不需要补充保证金。增加了杠杆后,炒房的收益提升到5倍,也会促进一些高风险的爱好者进来接盘激活市场。
现在的政策目标就是要让房地产市场重新活跃起来,重新让房地产这个支柱产业支撑起地方经济与就业。房地产的工地,吸纳了大量的建筑工人,这些工人背后,往往是一个一个的家庭。
从之前对房地产行业突然画3条红线,高杠杆的房地产行业突然失血,到现在的全力救助房地产,政策进行了度拐弯,让人瞠目结舌。
目前,是烂尾楼的业主跟房地产链条上的供应商们扛下了所有。
如果要经济重新活跃,除了要给买房人金融支持,更加需要对分配领域进行改革,比如现在对多孩家庭与赡养老人增加退税就是一个很好的政策。
如果要更进一步促进消费,应该加快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这样老百姓手上才有更多的钱。
为了保证财政不下跌,可以对于超高收入提高征收比例。
超高收入的人消费有限,不对他们提高征收比例,难以防止资本的集中。
当然,除了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优化,对于资本所得,比如股票套现所得,也应该提高征收比例,而且应该拓展到全球的收入。
比如中国公民控制的公司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然后在美国或者香港上市,股票套现,需要征收高额的税收。这样马云之类的富豪在海外套现股票,就需要给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收,税收可以回馈全国人民。既然这些富豪成天提回报国家,早就应该满足他们。
以税收为主的分配制度改革,才能降低资本的集中,长期优化中国经济结构。#晒出上学时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