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在喜马拉雅收听《螺丝钉带你读书》音频专辑

大家好,我是银行螺丝钉,欢迎来到这期的螺丝钉带你读书。「螺丝钉带你读书」也陪伴大家度过了二百多期,为大家讲解了很多有趣、经典的书籍和故事,比如《三十几岁,财务自由》、《如何读一本书》、《战胜拖延症》等等。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几位投资大师:股神巴菲特、他的好搭档查理芒格和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分享了他们的人生经历、投资生涯和投资的理念。大家可以点击下面链接查看部分螺丝钉带你读书合集:世界读书日,螺丝钉送你51本私藏经典好书往期回顾:

第一篇:《高门槛的私募基金,是如何诞生的?

第二篇:《四类私募基金,哪一类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呢?

私募和公募,哪个收益更好

前两篇文章,我们介绍了,私募基金的诞生,和常见的4种私募基金形式。私募基金的类别有很多。不过其中跟公募基金比较相似、我们经常接触的一类,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那平时我们投资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哪一种收益会更好呢?就平均值来说,私募基金平均收益,比公募基金平均收益要低一些。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私募基金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

第一个原因是私募基金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成立一家私募基金公司门槛相对较低,通常需要1000万以上的资金。而成立一家公募基金公司,需要2亿以上的启动资金,同时对股东资质、投资团队等也有要求。国内有一百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但是根据基金业协会2022年的数据:(1)2022年底,私募基金公司,一共有23667家。其中有9022家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策略上比较接近我们平时了解的公募基金。(2)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一共有92754只。规模5.56万亿。平均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管理几亿规模。这里面还有一些规模较大的头部基金公司,拉高了平均数。有相当数量的私募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不到1亿。这还不考虑,过去已经清盘、倒闭的私募基金公司。从平均值来看,公募基金规模、投研实力,比私募基金平均水平更高。

收费结构

另一个影响业绩的原因是收费结构。

• 公募基金通常收取管理费,每年的管理费通常在0.5%~1.5%;

• 私募基金,通常是双费用,管理费+业绩报酬。

像海外市场,私募基金的收费模式通常是2%+20%。也就是2%的管理费,外加提取盈利的20%作为业绩报酬。过高的费率,也会拉低私募基金的收益水平。但是私募基金的高收费,并不是强制的,是基金公司自己制定的。有的私募基金公司,费用设置上比较良心。甚至也会有管理费0%、业绩报酬也比较低的私募基金。这样的私募基金,对投资者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基金费率,会写在基金合同中。我们在投资之前,可以注意挑选费率较低的私募基金。

适合普通投资者的三类私募

就平均值来说,私募基金平均实力比公募基金弱,同时费率相对较高,影响了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私募基金公司收益都差。毕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有9000多家,其中一些私募基金,有清晰的投资策略,长期业绩也比较稳定,费率设置对投资者也相对有利。长期发展之后,投研实力也不弱于公募基金公司。从策略类别上,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中,从以下三类策略入手,会相对更容易:(1)私募FOF策略类似投顾组合,底层分散投资基金。实际上,像主动优选等投顾组合策略,也可以开发成私募FOF类产品。(2)指数增强策略如果规模相对合适(通常在几十亿以内),超额收益比较稳定的私募指数增强基金,也是一种选择。(3)公募奔私募的优秀基金经理有的基金经理之前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出色。之后从公募基金离职,创办自己的私募。如果成立私募基金后,业绩仍然比较稳定,也是一类可以考虑的私募基金。这三类策略的私募基金中,还可以挑选出一些,不弱于公募基金的产品。不过整体上,私募基金数量多、投资难度比公募基金更高。

总结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可以先从公募基金入手,了解常见的投资策略,例如主动优选投顾组合(点击查看详情)指数增强投顾组合(点击查看详情)对策略熟悉了之后,明白收益是怎么来的,再考虑一些同策略的私募类产品,会更容易掌握。当然,不管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都需要在市场出现低估机会的时候行动~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螺丝钉带你读书相关阅读 螺丝钉翻译新书《耐心的资本》:第1篇:《耐心的资本》翻译新书发售啦第2篇:长期投资这么难,为啥还要坚持做呢?第3篇:从单一资产到投资组合,资产配置是如何演化的?第4篇:没做好资产配置,这所高校竟然少赚几个亿第5篇:什么是股权投资:巴菲特的资产配置秘密武器第6篇:洛克菲勒家族,财富传承六代的秘密第7篇:资产配置领域的「大玩家」:养老基金如何让财富增值?第8篇:万亿美元,该如何做资产配置?第9篇:长期投资,90%的收益来自于资产配置第10篇:投资成功的起跑线:选择合适的投资理念第11篇:长期投资中,如何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第12篇:一个投资策略好不好,要看哪些指标?第13篇:做好沟通,让投资更容易长期坚持特别提示:本文仅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哪个收益更好呢?| 螺丝钉带你读书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