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通胀”和“通缩”的基本意思后,我们聊聊究竟哪个对人们的影响更大?

“货币”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价值!价值最重要的体现是什么?流通!

万元装修了店铺;装修工用一万元为孩子缴纳了兴趣培训费;兴趣辅导班用一万元给教师开了工资。

在这个过程中,起始资金只有一万,但是在流通过程中,它创造的却是四万的价值。因此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你今天的消费就是他人明天的工资。

确实如此,货币流通起来它就具备价值,如果躺在银行,它就是一张纸。

从这个简单的描述来看,“通缩”带给人们的影响胜于“通胀”。从历史上看,“通胀”常有,“通缩”不常见。也正因此,在应对“通胀”上,各国政府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比如近二年来,由于美国滥发货币,导致“通胀”居高不下。但因为货币流通快,使得美国失业率不升反降, 人们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而央行通过宏观调控,是可以抑制“通胀”持续恶化的。

“通缩”则不然。大凡“通缩”必然事出有因,老百姓因某一事使得心理受到疮伤,导致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持续降低,使得社会面现金流出现大幅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各行各业会出现产能过剩,有价无市的现象。企业创新意愿降低、产能收缩、薪资降低、人员裁减,甚至出现关停下岗潮,使得整个国家经济受到重创甚至失去造血循环功能。“通缩”所需经济修复耗费时间可能比“通胀”所受影响更甚!


“通胀”和“通缩”哪个更可怕?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