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论坛里真是愁云惨雾,关注公司基本面和宏观数据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人都在抱怨中国股市的机制不行,都在感伤16年前的6124牛市高点,说16年了指数不进反退,还有粉丝问我对于6124高点16年祭怎么看。
我能说的是别老盯着指数看,你又不是靠着指数赚钱。我早就写过专栏文章阐述过上证指数这种综合指数就是个垃圾桶,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外指数都是成分股指数,比如: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日经225指数,法国CAC40指数。我们如果要谈指数首先也应该看成份股指数,比如中证100,沪深300等。其次,中国的指数编制不包含分红收益,十几年的分红被选择性遗忘了。
回首16年,我现在的市值是16年前的15倍,招行的复权股价也早已将当年的高点踩在了脚下。不要说招行,即便是四大国有行的复权股价也已经或者即将创出历史新高。任何将自己在股市的亏损归咎于上证指数下跌,归咎于股市制度不健全的股民都是无能的。
自己的亏损首先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自己的无能烂赌都怪在市场和制度身上。谁也没逼着韭菜买垃圾股,谁也没逼着韭菜在2021年去买高高在上的各种茅。赚了就是自己牛,亏了就是市场不健全,是不是太巨婴了?
中国股市从建立之初就是重融资轻回报,股票市场出现不过几十年对于国家和民众都是新生事物,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是必然的。我们不可能要求我国股市和已经运行200年的欧美股市一样完善。但是,我想说的是各位抱怨市场不健全不公平的人,你们进入市场的时候它不就是不健全不公平的么?既然当初进入市场的时候就知道这市场是什么德行,那你们有什么可抱怨的?进入这个市场就要研究如何在市场里活下去,赚到钱,而不是去抱怨市场。有抱怨市场的精力不如多花点精力去研究自己持股公司的财务报表,行业趋势。
作为一个老一点的投资者,我在这个市场上活了快20年,我认为中国的股市和相关法规是在逐步完善的。现在的市场比十几年前肯定要规范很多了。而且现在市场上很多蓝筹股已经非常重视回报股东了。放着满地股息率超过5%的蓝筹不投,非要去买垃圾股,题材股,这种人不亏钱那才是天理难容。
回到现下的股市,最近很多人喊着要求政府出平准基金,看迟迟没有消息就挺不住了。论坛里几乎天天有斩仓退出股市的发帖。我看了只能摇摇头,牛顶进熊底出不亏钱那才见鬼了。现在的市场已经到了熊市末期,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多挺几个月,几天,哪怕是几小时可能都会有不同的结局。现在退出股市的,极大概率是倒在了黎明前。
的不知道什么底。这么多底部有很多共同的特点:1,政策积极而市场无视利好;2,成交量持续萎缩;3,股价/指数在底部长期横盘。4,股民情绪崩溃批量割肉离开股市。
今年从7月开始各种政策一直在持续发布,从降低印花税,限制做空,增加融资杠杆比例,降息。但是,市场却阴跌不止,虽然每天跌幅并不大,但是一直没有像样的反弹或者反转,股民的热情也从一鼓作气到再而衰,三而竭。前几天10大央企大股东宣布增持,第三季度GDP数据超预期在市场里连一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具体看个股,比如我重仓的招商银行最近大半年一直在32附近窄幅震荡。我们看一下如下的两张图:
图1
图2
图1是2014年招行启动前的周K线,图2是现在招行的周K线。虽然过程中的具体形态略有差异但是共同之处都有将近1年时间的底部横盘,上下波动只有10%左右。最终在横盘的末端形成多条均线的高度粘合。
作为一个合格的价值投资者起码从认知上你应该亲近熊市,只有在熊市里我们才能购买到足够多物美价廉的股票。而牛市往往是投资者的坟场,因为牛市后期你根本找不到任何物有所值的东西,全都是泡沫。除了招行分红外都来自于熊市。
现在这个时点,正是熊市末期,牛市即将开始的时候。很多人看不到牛市的影子是因为恐慌遮蔽了你的双眼。这时候即便你不大笔买入,也应该坚守手中的优质筹码不要轻易丢掉。
本文源自:价投谷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