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股票灯塔」可快速关注
A股 ● 前世今生 ● 第二十九话
导语从最初的老八股,到如今三千多支股票。曾经,我们对大多数上市公司都了若指掌;如今,面对这么多上市公司,投资者也难免迷茫。
为了便于投资者更好地认识上市公司,我们特地推出了《A股·前世今生》系列栏目,每篇文章聚焦一个上市公司,为大家带来通俗、易懂、有趣的公司介绍。
今天最受追捧、最受关注的股票,无疑是复牌后的江南嘉捷。
我们用数字说话:早上开盘的时候,涨停位上的封单,超过12亿股,而公司的总股本还不到4亿股。这么多资金冲进来,能够把江南嘉捷买三回,你说厉不厉害?
至于说江南嘉捷涨停的原因,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详,就是国内互联网巨头360,经过漫长的筹备后,终于选择通过借壳江南嘉捷,来回归A股。
要知道,360在美股退市的时候,估值是600亿。而借壳江南嘉捷,估值直接降到500亿,摆出一个很鲜明的态度:打折也要上A股。为何?因为A股的估值太有吸引力。
我们看软件服务板块,500亿估值水平往上走,有科大讯飞和紫光股份。券商给这两家公司的估值,按2018年的业绩预测,前者是100倍市盈率,后者也有50倍。
而360借壳的时候,承诺的2018年业绩是29亿。要也按这个算法,就得奔着3000亿市值去,最低也得有1500亿。想到这样一个结果,现在600亿也好,500亿也好,重要吗?
而且,大家不要觉得3000亿是个什么很大的事情。现在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已经上市的,阿里腾讯都是30000亿市值——3000后面要再加个0。没上市的公司,小米估值也是3000亿水平。按红衣教主周鸿祎的性格,我360对B端对C端都有成绩,产品也好流量也好都不算差,凭什么你们在美股只给我600亿估值?等着吧,看我在A股里面找回场子来!
当然,你说外国的投资者,也不是傻子,为什么不给360高估值?因为,360的业务线,针对政府、企业这一块的信息安全服务,还是不错的;但是针对一般个人消费者,360主要是提供各种工具软件,比如浏览器、杀毒软件这些。我们想一想,除去浏览器,别的工具软件,使用频次并不高——你总不会没事儿就开个杀毒软件扫描一下硬盘吧。
这样一来,360和个人消费来中国的互联网竞争中,继续在这个大格局里占有一席之地,360显然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说到360回归,故事还要回溯到2015年。当时,国内互联网创业市场大热,股市更是热到爆炸,很多在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中概股,都开始想要回归A股。这里面,又有两个特别好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就是乐视。虽然时至今日,乐视已经被大家当作是一个笑话,但是在2015年,乐视无疑是一个如日中天的超级龙头。在股价被爆炒之后,无论是通过定向增发,还是股权减持,都让贾老板直接收获大把的银子。
(2015年上半年,乐视网上涨超过5倍)
第二个案例就是暴风集团。上市之后连续的一字板涨停,几十倍的股价涨幅,互联网中概股回归第一人(暴风本来应该在海外上市,但是后来努力作出调整,让自己符合在A股上市的条件),都让这支股票,一度拥有最耀眼的光环。
(7块钱的发行价,最高价327,暴风成为2015年最传奇新股)
时至今日,乐视也好,暴风也好,相较于2015年的高点,大概都只剩两折不到。什么原因?互联网这个江湖是很残忍的,竞争压力巨大,你一步棋走错,很可能就是跌入万丈深渊。所以我们还是要回过头来说,360要继续保持在互联网第一梯队的位置,关键还是要确保自身的竞争力不掉队。
此次360回归A股,相关概念股包括中信国安、天业股份、中南文化、电广传媒、三七互娱、雅克科技、浙江永强、炬华科技等,都是直接或间接持有360股份,因此成为受益者。其余一些“伪360概念”,比如中葡股份、波导股份、华微电子、同德化工、黑牛食品等,大家要谨慎对待。
关于这些“伪360概念”,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华微电子和同德化工,为何?这两家公司之前成为360概念股,纯粹是因为代码600360、002360。这也不得不让人佩服A股市场的想象力,真要说回来,炬华科技倒是最正宗的概念股,因为不仅确实持有360股份,300360的代码也很应景。
(按这个逻辑,大家可以把600666、600888、601666、608、603888、002666、002888、300666都加入到自选股里面去,显得比较吉利)
但是,这回360借壳江南嘉捷,倒是让我想到以前的一个研究成果,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就是如何找壳资源。
·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的市值在30-50亿左右,会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壳。
·如果是国企,看当地国资委旗下有没有好的资产,或者资产证券化的目标,会产生借壳动力。
·如果是民企,自身经营情况不好,会有卖壳动力。特别是,如果负债主要是流动负债,这样借壳的操作难度会比较小。
我们看江南嘉捷,公司最近几年,业绩一直负增长,表明经营压力较大。
而公司目前的负债,几乎全部是流动负债。这就意味着,到时候要把公司现有资产给置换出去,操作会很简单(给钱即可,不涉及三角债之类的问题)。
所以,类似这种有卖壳动力、自身也比较好卖的公司,大家平时如果发现,就可以加入到自己的自选股里面。
另一方面,目前A股有很多壳公司,特别是ST公司,很多都已经是完全的净壳(几乎没有主营,债务很少),完全就在等着有人上门来买壳。像这种公司,大家反而要小心。为何?因为你摆明是要卖壳,然后好几年都没卖出去,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最典型的例子:之前退市的博元,就是一个净壳。结果五六年过去后,还没卖掉。最后玩着玩着,因为要保壳,违规操作,直接被红牌罚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