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即可免费领书哦?
周末持有啤酒股的朋友有点慌。
近日,“青岛啤酒三厂有工人在原料仓小便”一事把青岛啤酒推上了风口浪尖。
01
青岛啤酒回应:“小便门”事件
10月19日一段视频开始在网络流传,显示一名工作人员翻入原料仓库后,有疑似小便动作。网传视频画质较为模糊,并不能看清该工作人员的体貌特征,视频引发微博网友广泛讨论。
10月20日晚间,青岛啤酒发布情况说明称:“针对10月19日网上出现的青岛啤酒三厂的相关视频,我公司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目前,该批麦芽已经全部封存。我公司继续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产品质量,欢迎广大消费者监督。”
青岛啤酒三厂所在地的平度市市场监管局也发布情况说明称:10月19日发现涉青岛啤酒三厂的网上相关视频后,我局立即成立调查小组进驻现场进行调查,并对视频所反映的该批原料全部封存。“一经查实,我们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另据第一财经报道,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根据初步调查结果,该视频拍摄场地并非网上谣传的青岛啤酒原料仓库,应为某物流承运商的运输车辆车厢;网传涉事人员也非青啤的员工,为外包劳务合作公司的装卸工,但视频拍摄动机尚不清楚。
2023年半年报显示,青岛啤酒实现产品销量502.3万千升,同比增长6.5%;实现营业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20.1%。截至2023年10月20日,公司最新市值1106亿。
02
网友调侃:这是史上最贵的一泡尿
此事爆发后,青岛啤酒一直被热议在雪球App的热股榜第一名。
雪球上的投资者纷纷吐槽:
雪球用户@_阿童木_:虽然只是一泡尿,但是,一泡尿背后代表的是啤酒龙头管理粗放,质量品控极差。被发现的是这一泡,没被发现的又有多少泡?但就这个工人而言,他是不是第一天在青啤工作?如果已经工作了很多年,是不是说明此人一直都是在原料里尿尿的?毕竟下到了这个罐子干活,尿急了,还得费时费力爬上来再去厕所,很多工人都不见得愿意,这个工人会这么干,那么其他工人呢?公司管理层对于这些日常生产细节就从来不闻不问?上千亿市值的公司,崩塌也就真的只需要一泡尿。
对于消费者来说,看到这样的新闻,如果是青岛啤酒的忠实消费者,是不是有点翻江倒胃想呕吐,毕竟你过去喝过的所有青岛啤酒里,大概率都是有尿的,你花了钱,成功的喝了好多年的人尿,喝了就喝了,你还吐不出来,还没证据还没法索赔,这是极其恶劣离谱变态的事情。
在食品安全的处理上,茅台经历了塑化剂事件冲击后才算是学到了精髓,人家之前提前把工人用脚踩曲的事情,提前美化包装成了用漂亮少女踩曲,给这些喝酒的大老爷们以美好想象空间,降低对这种用脚踩工艺的反感,把潜在的危机爆发点提前做了公关。不过尿尿是怎么公关都没法降低影响的,就算是妙龄少女尿了,消费者就愿意喝了?
03
青岛啤酒下周股价怎么走?
雪球用户@大卫书房
发悬赏提问:青岛啤酒周一开盘会跌停吗?
不少用户表示跌停没跑了。
雪球用户@农民银行家:下周,青岛啤酒将会暴跌,之后将迎来十年一遇的黄金坑!历史上,消费品企业爆发的黑天鹅事件并不少,早年有白酒塑化剂,近年有酱油添加剂,如今,黑天鹅降临到有着120年历史的青岛啤酒身上。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相关公司股价往往暴跌,如海天味业添加剂风波之后,股价已暴跌43%。这次青岛啤酒爆发小便门事件前,股价已经持续走弱,预计下周股价或将暴跌。考虑到该事件并不致命,短线暴跌之后,青岛啤酒或迎来抄底良机!
还有不少用户为青岛啤酒的危机公关出谋划策:
雪球用户@陈立峰: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质量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做选择时的最为重要衡量。那么现在出现了让人恶心的状况,自然是要给消费者一个交待,并且是要让人能够信服的交待,不然如何获得消费者的谅解,尽管人们都知道,在庞大的企业内部,出现管理纰漏是可以理解的,但看到如此的画面确实是让人太恶心了,这就必须要拿出让人信服的检验结果,给消费者能够眼见的生产过程,这才能重新恢复消费的信任。消费品能够长久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的核心就是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这种占据的前提是产品质量要可靠,这是最基础的要求,然后才是享受美食的过程。只有真诚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谅解,才能重新恢复到正常的状况。
雪球用户@磐石之心聊投资:食品安全的事情,最能挑动舆论神经。记得此前康师傅老坛泡菜面事件发生后,老坛酸菜面迅速被超市下架,最后库存不得不全都打折亏本甩卖,对品牌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青岛啤酒小便事件,甚至比康师傅老坛酸菜面事件还要严重。这件事情的好处在于,并未真正污染到啤酒,目前只要尽快公布事实,打消疑虑,便可化解舆论的担忧。
低位布局,赢在牛市!欢迎加入雪球官方出品的雪球基金第1课!小雪1对1亲密陪伴式教学,教你一套系统的基金投资方法!让所有雪球用户能够明明白白地认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