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下通胀和通缩的问题,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啊,对这个问题一直很有争议,有人说的现在是通胀啊,有人说是通缩,可以说是各执一词,争论比较激烈。
我了解下来大部分人的人是比较担心这个通胀问题啊,就担心这个钱不值钱了,包括我了解到一些身价比较高的,一些高净值人士,他们主要担心的也是财富被通胀所稀释,准确的说是被国家各种大放水给稀释,但有时候听了以后,也觉得这个世界的鸿沟,不管是财富的鸿沟或者是思维认知的鸿沟啊!真的挺大的。
当下大部分人呢,其实还在发愁这个会不会降薪啊,会不会失业的问题,而这个高净值人士呢,他在担心会不会这个被国家放水稀释,财富被稀释。他们普遍的一个想法的事就要做到每年年化8%以上的一个收益率,要跑赢国家的这种放水速度。
今天呢,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国家的经济啊,究竟是通缩还是通胀啊?你听完以后呢,我就会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而首先的通胀和通缩这两个词啊,我觉得太学术了,我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啊给大家讲一下。
通胀的意思就是说物价上涨钱不值钱了,这就是通胀。通缩的意思是呢,这物价下跌,钱更值钱了。简单来说就是就可以这样理解。
那这里面呢?我想给大家讲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说商品。是所有的商品都在通胀吗?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部分呢,我讲一下就是CPI这个反应通胀通缩,传统经济指标他已经失效了,而是很鸡肋的指标。那当今社会其实真正的通胀并不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而体现资产价格上。
第三个部分呢,我就讲一下,我们当下所处的情况究竟是一个通胀状态还是一个通缩状态?
先说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的就是我们这些年啊,所有的商品服务都在经历这种通胀嘛。大家可以想一想。其实很多的这个商品产品这些年都在经历通缩。
手,把他取代了相机、取代了游戏机、取代MP3、取代了越来越多的这种原来的这些电子产品
再比如呢,就是电视机啊,这个例子更明显。那我记得我2015年的时候啊,买这个70寸的电视当时需要1万多元。现在的你买一个小米的这个70英寸的那个电视,这是我最新的价格,我从淘宝上查了一下啊,只需要3200元。这个你看这个价格的下降有多迅猛啊。这个是个什么现象呢?这个就是典型的钱啊,越来越值钱了,而是典型一个通俗现象。
术进步啊,尤其是这个摩尔定律带来的好处。
摩尔定律大家知道啊,他就是说晶体管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18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外也将提升一倍。简单理解就是说花同样的钱啊,每隔18到24
还有一个就是汽车也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汽车站也知道这是除了房地产行业以外第二大的一个产业。它受益于技术的进步,而整个汽车的性能越来越好啊,但是价格这十几年来并没有怎么上涨啊,我记得90年代的时候一辆夏利车都要十多万,放到现在的十几万你可以买性能比夏利车啊,不知道强大多少倍的汽车。还有很多的这个豪车的品牌啊,像奥迪,宝马,奔驰啊这些品牌,这些车在国产化以后价格也变得越来越便宜。
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通胀这一现象也没有体现在汽车上,并没有说随着货币量的增多啊,央行多年的放水而导致汽车价格的水涨船高,好了,这上面给大家举了三个例子啊,就是和汽车啊,因为都比较贴近于生活,大家也容易接受和理解。而本质上都受益于技术进步和产能的扩张,虽然货币量这些年增加了很多倍啊,但是并没有出现我们平时所说的这种通胀问题。货币在他们身上的真实体现反而是一种通缩的效应,也就是钱越来越值钱了。
好,接下来呢,再给大家这个拔高一点啊,就是讲一下关于中国世界工厂啊,像是全球通输出通缩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啊,之前也听说过。那中国的就是世界工厂向全球提供这种物美价廉的商品啊,我们这里先不谈他背后那种环境破坏啊,这个低的劳工成本啊,然后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又中国世界工厂这件事本身的它本质呢,其实就是向海外输出一种通缩的效应。就是海外的老百姓,他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商品,之前呢我们聊过全球产业链,这个重构会拖钩这件事情,他其实这个本质的是最后会是一个两败俱伤的一件事啊,因为中国世界工厂它一方面没了订单,对海外来说呢,他一下子如果找不到替代的工厂或者产业集群,这些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海外就会经历一个严重的就是通胀效应物美价廉的商品他在他一下就找不到,买不到。海外的老百姓得花更多的代价才能买到相同的商品,这是会产生一个就是通胀问题,而且甚至有可能是大幅的通胀。
那大家都知道欧美国家呢,很多老百姓看来就是大幅度通胀,他是很难接受的一件事。他还记得这个2019年年中的时候啊,19年当时中美贸易战过程中,特朗普针对这个其中1400亿商品它延迟了延迟到了圣诞节以后才加征关税。就是考虑到圣诞节啊,美国老百姓采购商品希望能够保持物价的稳定,不要出现大幅的涨价。
图片来源于:百度(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