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尽管短线大盘技术性超买,但2024年还是有望实现“开门红”,不但春季攻势不会缺席,上半年系统性行情为主,下半年结构性行情为主,且创业板、科创板表现有望远强于大盘,全年行情主线有望由“新能源+医药”构成,国企改革的主题投资有望成为2024年重要“亮点”,中小市值成长股走势强于大市值蓝筹股,新兴产业龙头股有望成为引领2024年行情的“旗帜”。

盘面分析

周三晚间证监会再次表示限售股不得融券的坚定态度,并表明下一步将全面强化穿透式监管,A股市场信心受到大幅提振,周四大盘低开之后一路震荡上涨,如我们所预期,光伏行业继续作为结构性行情的主力,带领大盘一路冲高,最终以上涨1.38%收盘,创业板大幅上涨3.85%,两市总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涨38.88%,场内资金活跃度集体升高,两市超4400股上涨,市场信心收到极大提振。

个股活跃度升高,结构分化依旧,蓝筹股弱于成长股,周四,沪深京三市有63家个股涨停,7只个股为20%涨停板,2只个股30%涨停板,涨幅超过10%涨停板之上的个股有54家,8家个股跌停,8家个股超过10%跌停板之上,有445家个股涨幅超过5%,有42家个股跌幅超过5%。

年前倒数第二个交易日,大盘收复2900点极大程度的奠定了春季行情的基础,周四表现较好的为电力设备、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建筑材料、非银金融、有色金属、房地产等,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煤炭下跌。量能有所回升,结构分化依旧,赚钱效应增加,亏钱效应降低,场内信心受到提振,个股涨多跌少,是周四盘面主要特征

技术面分析

从技术上看,2023年的最后一周,大盘低开高走,一路震荡走高,以最高点收盘,并呈价涨量增态势。大盘收复5周均线,5周线拐头向上,10周线走平,周线SKD指标金叉,加之价涨量增的量价关系,大盘还将继续冲高,挑战10周线及3000点关口压力。

日线技术指标显示,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低开高走,一路震荡走高,以最高点收盘,K线组合形成“三阳开泰”,并呈价涨量缩的态势。5日线上叉10日线形成金叉,10日线拐头向上,20日线支撑,价涨量缩的量价背离态势,加之大盘偏离5日线较远,技术上形成超买,短线大盘盘中有回调要求,但只要量能能够重新释放,则盘中反复后还会继续冲高,突破30日线,并向60日线及3000点压力发起挑战。

分时图技术指标显示,5分钟及15分钟的MACD指标连续顶背离,15分钟SKD指标顶背

上证50价涨量缩,5日线与10日线多头排列,20日线也将拐头向上,30日线支撑,价涨量缩的量价关系,加之指数偏离5日线较远,技术上严重超买,短线盘中震荡将加剧,但指数还未到压力位,加之12月5日的向下跳空缺口的向上引力,短线盘中还将继续冲高,若量能能够重新释放,则指数将回补缺口,并向2350点上方平台压力发起挑战。

科创50价涨量增,5日线即将上叉10日线形成金叉,20日线支撑,由于指数偏离5日线较远,技术上严重超买,短线盘中有反复,但价涨量增的量价关系,K线组合的“楔形底”态势,加之日线MACD指标金叉,不但制约指数盘中回落空间,盘中反复后还将继续冲高,挑战860点上方压力。

创业板价涨量增,5日线与10日线形成多头排列,5日线将上叉20日线,20日线走平,30日线收复,由于指数偏离5日线较远,技术上严重超买,短线盘中有回调要求,但价涨量增的量价关系,日线MACD指标多头强化,短线盘中还将继续冲高,挑战1900点附近压力,能否跨越并站稳其上,量能能否继续冲高,量能能否继续释放是关键。

综合技术分析,我们认为,由于2023年底大盘走出“三阳开泰”走势,技术上严重超买,加之最后一个交易日量能有所萎缩,短线盘中有回调压力,但量能的萎缩与小长假有关,若新年第一个交易日量能能够重新有效释放,则大盘盘中震荡后继续冲高,挑战3000点上方压力,并回补12月5日留下的向下跳空缺口,若量能不能有效释放,则大盘在3000点下方蓄势震荡运行,“开门红”还是大概率事件。

2023年的最后一周,大盘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走出了上涨走势,尽管大盘全年收盘收在3000点下方,且年线走出了“两连阴”走势,但大盘还是顽强地守住了2890点未失守,且收在2950点之上,这为2024年A股的开局行情及春季行情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条件,2024年开局有望实现“开门红”,2024年春季攻势值得期待。

基本面分析

2023年大盘全年以下跌3.70%收盘,次未被有效击穿,事不过三,这意味着2890点是未来行情箱体的低点基本被确认,只要不出现重大事件,那么2890点就不会被有效击穿,且未来大盘向下空间被封杀。

A股无论是系统性行情,还是结构性行情,大盘的涨与跌,板块的强与弱,内在主要因素就是“空间”,“空间”是势之运行矢量方向的关键,当向上没有空间之时,就会向下找空间;向下没有空间之际,就会向上找空间。目前,大盘离2890点仅剩84个点的咫尺距离,处于未来大箱体运行的箱底,向下空间远远小于向上空间,加之大盘在历史上未出现过“三连阴”,除非发生极为特殊性的重大事件,那么大盘2024年年线阳线报收将是大概率事件。

2023年底的A股市场结构行情,如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所预期,引领A股走出底部且跨年的,就是光伏、锂电的新能源及50类宽基指数,自2023年12月21日新能源见底企稳回升以来,中证新能低点1925点反弹到高点2141点,最大涨幅为11.22%,光伏指数从低点3192点到高点3583点,最大涨幅为12.25%,锂电池指数低点5400点反弹至高点5819点,最大涨幅为7.76%。

我们也注意到,自大盘12月21日见底回升以来,大盘从低点2882点反弹至高点2974点,最大涨幅为3.19%,但新能源、医药、半导体占比较大,且今年A股市场跌幅第一,其中创业板50指数从低点1678点反弹至高点1786点,最大涨幅约为6.44%,创业板指最大涨幅为5.89%。

在2023年年底前的跨年行情中,涨幅最高的是创业板,板块走势最强劲的是光伏、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创业板及新能源跨年行情走势,A股市场结构行情的历史走势,充分地反映出A股市场一大运行规律,那就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创业板从2021年的高位3576点,跌至今年低点1792点,跌幅约为50%,中证新能从2021年的高点5128点,跌至今年低点1925点,跌幅约为63%,很多新能源个股股价跌幅更是超过70%,可谓跌到极致。

我们一直强调,在经济上行周期,资本市场赚的是行业高景气的钱,在经济下行周期,资本市场赚的是行业衰透了的钱。2022年以前,资本市场赚的是经济周期上行、行业高景气的钱,如“茅”的白酒、食品饮料、医药,“宁组合”的新能源等;2023年以来,资本市场赚的是经济周期下行、行业衰到极致的钱,如2023年初的TMT行情,2023年9月中下旬的创新药行情,2023年底的新能源行情。

我们近年来在业内之所以能够连续率先推出即将到来的市场热点,如2022年底年底率先在业内提出2023年将是TMT大年,且2023年开年就会迎来TMT行情,如2023年9月中下旬率先在业内提出创新药的投资机会到来,以及2023年12月中下旬率先在业内提出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具备了中长期投资机会,并有望引领A股跨年及2024年春季攻势行情,就是基于“在经济下行周期,资本市场赚的是行业跌透了的钱”的投资理念。

造成创业板及新能源连续两年大幅下跌,熊冠A股市场的最大原因就是行业景气度从辉煌到极致,逐步转向衰退,迎来的是行业产能过剩,“赛道”拥挤,最后不得不步入了行业去产能残酷过程,市场行业一致预期是2024年5、6月份光伏开始去产能,市场对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投资并不看好,还在AI及红利股中流连忘返。

而我们却注意到,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股股价却早早以持续下跌的方式加速反映行业未来前景,随着光伏股价的不断下跌,随着行业估值的不断下行,股价已提前且充分反映出行业衰退到了极致的状况,下行空间不再具备,迎来的就是股价的向上拐点出现,以及去产能后的行业由充分竞争转向垄断,垄断带来丰厚利润的过程。

跌出来的机会,市场一致的悲观预期,经济下行周期赚行业衰到极致钱的投资理念,就是我们为什么提出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将引领A股走出跨年行情,引领A股春季攻势的也将是新能源的原因所在,2024年的新能源有望成为2023年的TMT,2024年的新能源不排除出现让行业出现趋势向上的大事件。

2023年大盘虽收阴,但年前A股在新能源为代表的新热点带领下,走出了连续上涨走势,大盘K线组合为“三阳开泰”走势,为2024年春季行

操作策略

值得期待的2024年到来,2024年不再悲观,2024年的A股不再垫底,相较其它经济体股市,A股有望排名居前,2024年A股赚钱效应更应远强于2023年。操作上,积极有为,乐观对待,把握大盘盘中每次一回调机会,逢低关注券商、新能源、半导体、医药、电子、军工及盘出底部的个股投资机会,回避垃圾股及股价处于高位的题材股。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方正证券:大盘“三阳开泰”,技术上严重超买,但2024年仍有望实现“开门红”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