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资本充足

1、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值大于等于10.5%

频度:季度、半年

口径:法人、集团(并表)

l 计算公式:

资本充足率=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l 指标释义:

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之后再减去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2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2、核心资本充足率

本指标值大于等于7.5%

频度:季度、半年

口径:法人、集团(并表)

l 计算公式: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00%

l 指标释义:

核心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减去核心资本扣减项的值。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和市场风险资本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按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2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3、杠杆率

频度:季度、半年

口径:法人、集团(并表)

l 计算公式:

杠杆率=核心资本净额/(表内外资产暴露- 核心资本扣减项)×100%

l 指标释义:

核心资本净额等于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减去核心资本扣减项的值。

4、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值大于100%

l 计算公式: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100%

l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指银行根据信用风险资产预计损失而实际计提的准备。

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是指依据信用风险资产的风险分类情况应提取准备的金额。其中,贷款应提准备依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及相关法规确定;贷款以外信用风险资产的应提准备标准将由银监会另行制定。

信用风险资产定义与不良资产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5、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本指标值大于100%

l 计算公式: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l 指标释义:

贷款实际计提准备指银行根据贷款预计损失而实际计提的准备。

贷款应提准备按照《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及相关法规确定。

02 流动性

1、流动性比例

本指标值大于等于25%

频度:月度、季度、半年

口径:法人、集团

l 计算公式: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

l 指标释义:

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黄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资产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利息及其他应收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合格贷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在国内外二级市场上可随时变现的债券投资、其他一个月内到期可变现的资产(剔除其中的不良资产)。

流动性负债包括:活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不含财政性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往来款项轧差后负债方净额、一个月内到期的已发行的债券、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利息及各项应付款、一个月内到期的中央银行借款、其他一个月内到期的负债。

2、流动性覆盖率

本指标值大于等于100%

频度:季度、半年

口径:法人、集团

l 计算公式:

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资产/(资金流出 –资金流入)×100%

l 指标释义:

流动性资产、资金流出、资金流入衡量的都是30天以内到期的资金情况,该指标衡量的是在短期(30天内)严重压力情景下,金融机构所持有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数量是否足以应对此种情景下的资金净流出。

3、核心负债依存度

本指标值大于等于60%

频度:季度

口径:法人

l 计算公式: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

l 指标释义:

核心负债包括距到期日三个月以上(含)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以及活期存款的50%。

总负债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总计的余额。

4、流动性缺口率

本指标值大于等于-10%

频度:季度

口径:法人

l 计算公式:

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缺口/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100%

l 指标释义:

流动性缺口为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资产减去90天内到期的表内外负债的差额。

03 信用风险

1、不良资产率

本指标值小于等于4%

频度:季度

口径:法人

l 计算公式:

不良资产率=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信用风险资产×100%

l 指标释义: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及表外承担信用风险的资产。主要包括:各项贷款、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银行账户的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承诺及或有负债等。

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信用风险资产中分类为不良资产类别的部分。不良贷款为不良信用风险资产的一部分,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定义一致;贷款以外的信用风险资产的分类标准将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下同)另行制定。

2、不良贷款率

本指标值小于等于5%

频度:月度、季度

口径:境内、法人

l 计算公式:

不良贷款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各项贷款×100%

l 指标释义: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及《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文件)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正常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类贷款定义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贷款定义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的定义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定义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对各项贷款进行分类后,其后三类贷款合计为不良贷款。

各项贷款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等。

3、拨备覆盖率

本指标值大于150%

频度:月度、季度

口径:境内、法人

l 计算公式: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贷款损失特种准备金+贷款损失一般准备金)/(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

4、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

本指标值小于等于15%

频度:季度

口径:法人

l 计算公式:

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l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是指报告期末授信总额最高的一家集团客户的授信总额。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

集团客户定义按照《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第5号令) 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

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5、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

本指标值小于等于10%

频度:季度

口径:法人

l 计算公式:

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资本净额×100%

l 指标释义:

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是指报告期末各项贷款余额最高的一家客户的各项贷款的总额。

客户是指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各项贷款的定义与不良贷款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6、全部关联度

本指标值小于等于50%

频度:季度

口径:法人

l 计算公式:

全部关联度=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资本净额×100%

l 指标释义:

全部关联方授信总额是指商业银行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扣除授信时关联方提供的保证金存款以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和国债金额。

本指标中关联方定义按照《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第3号令)及相关法规要求执行。关联方包括关联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授信定义及集团客户定义均与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中定义一致。

资本净额定义与资本充足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04 盈利性

1、成本收入比率

本指标值小于等于35%

频度:季度、半年

口径:法人、集团

l 计算公式:

成本收入比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

l 指标释义:

营业费用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

营业收入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利息净收入与其他各项营业收入之和。

2、资产利润率

本指标值大于等于0.6%

频度:季度、半年

口径:法人、集团

l 计算公式: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l 指标释义:

净利润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损益表中净利润。

资产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余额。

3、资本利润率

本指标值大于等于11%

频度:季度、半年

口径:法人、集团

l 计算公式:

资本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l 指标释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余额。

净利润定义与资产利润率指标中定义一致。

4、净息差

频度:季度、半年

口径:法人、集团

l 计算公式:

净息差=(利息净收入+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00%

l 指标释义:

生息资产平均余额=(期初资产余额+期末资产余额)/2

5、净利差

频度:季度、半年

口径:法人、集团

l 计算公式:

净利差=生息资产平均利率-付息负债平均利率

l 指标释义:

生息资产平均利率=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

付息负债平均利率=利息支出/付息负债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

6、存贷利差

频度:季度、半年

口径:法人、集团

l 计算公式:

存贷利差=贷款利息收入/贷款平均余额-存款利息支出/存款平均余额

附注说明

以上指标中项目的详细定义及填报要求依据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说明执行。


《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指标》口径说明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