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vesDuran

这些年,上市公司造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处罚力度越来越大,但造假屡禁不止。

十年前,云南绿大地欺诈发行股票案轰动一时,被查出上市前后虚增资产和收入9个多亿,35个关联公司造假。

近十年后,A股市场最大造假案被揭开。康美药业被查出3年造假近900亿元,涉虚增存款、收入造假、炒作自家股票。

诸多财务造假案例中,作为保障财务质量的“看门人”——审计机构被指失职,成为企业造假的“帮凶”,引发外界关注。

负有勤勉义务的审计机构为何屡次“放水”?连年造假,法律为什么拿审计师没办法?

审计“放水”牵连者众

本文开头说到的绿大地造假事件,在公司领罚、高管受刑之后,并没有了结。

2014年,数十件由股民发起的“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获得立案,涉诉索赔金额超1600余万元。

其中,上海周姓股民将绿大地和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一并诉至昆明中院,请求判赔股民在绿大地受到行政处罚之前卖股产生的损失。

据报道,瑞华成立20年,被称为“内资第一所”,前身是五联联合会计师事务所。2013年,瑞华合并了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后者合并了深圳鹏城会计事务所。

深圳鹏城曾与绿大地合作长达7年。2013年5月,深圳鹏城最终被证监会撤销券服务业务许可。

这是审计机构首次被列为虚假陈述案第一被告,依据是2003年2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列为虚假陈述行为人,也是目前虚假陈述案的审理依据。

不过,瑞华与绿大地共同被诉虚假陈述案,之后就没了下文。此后数年,瑞华参与审计的多家上市公司接连“爆雷”,瑞华也因此多次受到证监会处罚,并因虚假陈述坐上被告席。

2019年,A股市场康得新、辅仁药业先后“爆雷”被立案调查,这两家都是瑞华的被审计单位。

康得新被曝出账目上150亿现金“不翼而飞”,涉重大财务造假;辅仁药业则被实名举报,涉嫌虚增资产近17亿元。

受到“爆雷”事件影响,截至那年7月25日,瑞华服务的29个IPO项目被变更为“中止调查”。

康得新被罚60万元,包括实控人钟玉在内的多名高管受罚。公司涉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被公安部门移送检察院起诉,钟玉也在同一时间被移送起诉。

辅仁药业因涉及多起信息虚假、重大遗漏,公司及14名董监高共被罚590万元,董事长朱文臣被处以十年市场禁入。

值得一提的是,康得新造假的四年内,瑞华对于前三年的公司年报均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只有2018年出具的是“无法表示意见”。辅仁药业案发之前,瑞华曾连续六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

据介绍,出具“无保留意见”意味着,会计事务所非常认可这家公司的财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则主要适用于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无法判断财务报表反映的公允性。

审计领域,给“问题”企业出具“无保留意见”,被指“放水”的不止瑞华一家。

例如,曾与康美药业合作19年的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在康美造假的2016、2017年,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月3日,A股中信国安收到证监会处罚事先告知书,该公司被查出2009-2015年,连续七年财务造假,累计虚增利润总额超10亿元。

据报道,中信国安自1999年上市以来,共更换了四家会计事务所,分别是北京京都、北京京都天华、京都天华和致同会计事务所。这四家所被指都是一脉相承,更名改制而来。

负责审计期间,这四家所均无一例外的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今年2月,外资“四大所”之一的德勤华永会计事务所,被前员工在内部群发邮件举报存在重大财务违规。长达55页的举报PPT,再次揭开了审计行业的种种广为人知的“潜规则”。

举报事件历时3年有余,主要牵涉到三家上市公司,中国外运、红黄蓝和博奇环保。举报内容诸如,未执行抽评审计程序、在底稿上写自己没有做过的审评程序(俗称“放飞机”)、收受公司贿赂,掩盖财务问题等等。

事件曝光后,证监会表示,已安排相关证监局核查。财政部约谈德勤主要负责人,并表示将于2021年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从严执法、从严监管。

与众多力挺举报人“正义”的观点相对的是,审计从业者认为举报者“太傻太天真”。

BT财经发布了一篇文章,题为“为什么我讨厌举报德勤的人?”。文中引述了多位审计从业者的观点,他们认为:

“只要不是惊天造假案,这些举报内容虽然违法,但无伤大雅;对于中概股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只能说部分德勤内部人士在工作作风上出了问题。”

还有从业者认为,举报事件会让客户要求会越来越高、项目会越来越难做、审计费用也会水涨船高。

审计的信任危机

“掺水”的审计报告,让投资者如何作出正确判断?国内知名会计所、全球“四大”接连曝出审计“丑闻”,让众多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的真实可信度大打折扣。

审计“造假”频发,大致原因有二:一是,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被审计单位也是自己的客户,甲方“得罪不得”;二是,行业恶性竞争激烈,影响审计交付质量。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也是长期以来,会计审计难以回避的问题。

德勤被举报之后,有业内人士直言:“上市公司自己掏钱去请审计机构审自己,那审计机构就不可避免地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它既是一个市场化财务,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它既要确保审计质量,又要确保收到款。”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曾受到过怎样的干扰?”,这是知乎上受关注较多的问题。

高赞答主@MrToyy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现代公司制度中股东与董事会的关系,对于会计师来说存在硬伤,“虽然名义上会计师对董事会负责,但会计师的收入却是来自公司管理层,在这样的状况下,会计师的话语权实际上是受公司管理层影响的。”

注册会计师张伟在回答中提到,“对于‘有问题’的客户,四大的普遍做法是——要么就不接(项目承接风险控制到位),要么就只好选择中途辞任(哪怕还有审计费没收回来)。”在他看来,会计所中途辞任表示被审计公司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

更有答主直言,被审计单位不仅是客户,还和会计所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领导买了公司的股票”“公司关键人员跳到所里任职”“所里老大的老婆在客户单位任财务总监”……

再说审计行业的恶意竞争现象,这同样是一个老问题。与缺乏“独立性”的问题相叠加,影响着审计质量。

2012年年初,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在通报上一年审计工作情况时表示,不正当低价竞争是行业发展的毒瘤。

“价格竞争固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竞争现象,但把价格压低到不足以支持必要的审计程序、损害质量的程度,则是“杀鸡取卵”的危险行为,也是违法行为。”陈毓圭说道。

彼时,国内排名靠前的会计所和“四大所”之间也出现了低价竞争的现象。审计行业,找关系拉项目、暗中打折的情况屡见不鲜。

如今,审计行业作为买方市场,低价竞争仍然存在。

2019年,针对瑞华“造假”事件, 曾有审计人士透露,“年报审计任务繁重,但是收费不高,主要是维系合作关系,事务所通过再融资、并购等项目盈利。”

有的审计机构为了收取额外的费用,还会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把“假账”做好。

德勤“造假”事件曝出后,更有业内人士直言,“企业只想要一份有章的报告,没有人关心审计质量,内外资审计机构大低价竞争倒逼审计费降低,审计质量下降,这是一个死循环。”

“独立性”缺失问题待解决

3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生效,大幅度调高了证券市场关联犯罪的法定刑。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法定最高刑从5年提高到15年;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法定最高刑均从5年提高到10年。此前一年,新证券法正式施行,明显加重了审计违规的行政责任。新法规定,审计单位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要与委托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罚款上限提升至业务收入的10倍,情节严重的取消证券服务资格,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也会被处以至多200万元的罚款。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的三重“威慑”之下,审计行业乱象得到了改善。据报道,196家上市公司的2019年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即不是“标准无表示”意见),其中多数公司业绩不佳,存在亏损。而在此之前,被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企业不足百家。然而,审计“放水”的根源——“独立性”缺失,如何解决仍有待商榷。近期,证监会收到一份关于“财务作假”行为监管的建议。建议中提到,证监会选择或推荐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下称新审计委托模式),并提出有关审计费用代管、后任会计事务所复查监督以及相应的奖惩安排。这一建议也正是部分审计从业者的观点。还有从业者认为,可以让财务从企业中独立出来纳入公务员编制。2月26日,证监会发文对此建议作出回复。证监会表示,建议虽然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但与现行法律法规存在冲突,业务及监管实践安排也存在诸多困难,也不符合国际通行的惯例。监会在回复中提到:“……新《证券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需向我会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如我会既承担备案又承担选聘或推荐的职责,将带来新的独立性问题。新审计委托模式下,由我会选聘或推荐会计师事务所后,如出现相应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审计失败案件,将面临投资者诉讼情况,难以厘清我会与相关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法律关系,形成新的法律风险。”不可否认,当前形势下,无论是委托监管部门或者第三方,都可能出现新的独立性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陈波曾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保持审计独立性为何这么难?”在他看来,维持审计的独立性不仅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切断审计机构与企业管理层的经济依赖,还需要改变审计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失衡的格局显然,上述问题在这些年并没得到解决。可以预见的是,“独立性”的缺失,仍将在未来影响着审计的质量。毕竟,收了客户的钱,还要说出客户的真相,对于任何职业来说,都不容易。-END-

点击图片立即阅读

我们关注政策、法律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影响, 我们想做一个「认知中介」,尝试帮助商业人群更好地读懂规则。进一步咨询或交流,请添加


造假十年,法律为什么拿审计师没办法?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