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炮炮,今天我出门办事,坐地铁的时候听到有人在谈论说2024年我国进入通缩了,也就是通货紧缩。我对这个话题还挺感兴趣的,于是竖起耳朵来听,他们分析的头头是道,还挺有道理的。
他们说通缩的依据是缓。这么看,确实好像要进入通货紧缩了。那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并明确通缩的概念,它是指在现行价格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以致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超过需求,于是市场紧跟趋紧,货币流通速度转慢,货币价值高估,物价水平下跌。请记住几个关键词:需求不足、供给过剩、货币供应减少等。
因此,对照这个通缩的概念严格来看,中国目前还不是通货紧缩,还记得刚刚说到的关键词吗?货币供应减少,也就是说通货紧缩本质上是货币发行收紧。但现在非但不是收紧,而是高速超发。去年货币增量10%以上,300万亿,而GDP增量只有5%多一点。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词,物价下跌,那才是通缩呢,尤其是食品类刚需的价格下跌的。但放眼现在国内,出去吃包子,路边摊的那种,肉包子都是2元,要么是2.5元,而且个头很小,今年又涨了5毛钱,这说明目前还不是通缩。有人会反驳我,说有些物价确实跌了,但你仔细看会发现,只是人们不经常用的东西价格下跌了,但人们必须要用的,价格依然在上涨。除了房子卖不出去了以外,还有什么和普通老百姓生活必需的是没有涨价的?洗衣粉都涨价了,水要涨价,电要涨价,燃气已经涨价了,下跌的主要是地产之类的泡沫行业等。
所以说,现在是泡沫破灭后的经济下行期(萧条)。并不是经济学上的通货紧缩。但是,社会又呈现出通缩的样子:消费和投资减少、债务负担加重、企业利率下降和失业增加、长期经济增长放缓等等,那么,为什么目前会出现不是通缩,却有通缩的各类表观。主要原因是社会贫富差距已经拉到极大。头部聚集效应明显。无论怎么放水,钱都很难到普通百姓手里,这个正是贫富差距极大后,带来的社会效应。
说穿了就是钱越来越被少数人获得了,这些人吃穿用也用不了多少钱,大部分的钱存银行吃利息,市场上的钱不足了,如果能把这部分钱拿出来流通就好了。我指的把钱拿出来消费,是指那些有钱人,不是指咱们普通老百姓,普通人存钱是必须的。
那么,今年到底是通胀、通缩、还是滞胀?其实根本没办法去准确判断。反正,大家的负债表目前依然在一个不断调整(衰退)的过程中。 怎么解决呢?有人认为发钱。 但砖家认为不可行,他们说每个人都发等于没法,而这样只会导致通胀,引发更大的问题。需要的是组合拳和鸡尾酒疗法: 那就是首先宏大叙事要把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降低。而消费修复的关键在于收入、存量及信心的修复,收入分配调整最为重要。
所以想不走入通缩,摆脱房地产,刺激消费和修复收入应该是核心目标。最后就是稳消费-稳就业-稳产业-稳企业。不知道今天的分析大家听明白了吗?你们同意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