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盘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跌超3%再创调整新低,沪指冲高回落失守2900点。截至收盘,沪指跌0.92%,深成指跌2.06%,创业板指跌3.49%,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5.92亿元。(数据来源:,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市场大幅下跌原因是什么?我们梳理了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的最新解读给大家做个参考。
第一,中美关系的担忧。一方面,昨日市场“特朗普针对全球征税提议”的传闻,导致市场担忧如果特朗普在新一轮大选中获胜可能有新的征税政策出台。
另一方面,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报道,近期,多名中国留学生自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入境时,遭美边境执法人员无端盘查、滋扰、并被注销签证遣返回国。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短期市场情绪形成了扰动。
第二,业绩预告披露期,投资者规避业绩波动风险。当前恰逢年报业绩预报密集披露窗口期,出于对部分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的担忧,投资者短期配置可能更倾向于以稳为主,在此情况下偏成长的创业板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01
市场回顾与解读
回顾上周市场表现,市场呈现“V”型反弹,上证50、沪深300等大盘表现较好,创业、科创板表现较差。风格方面,低估值风格表现亮眼,价值持续强于成长,市场情绪得到明显修复底部出现回暖迹象。
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认为A股当前情绪、估值均处于底部回暖区间,结合上周以来多重利好政策催化,方向上判断下行风险有限;结构上看好“红利+小盘”的哑铃型配置。
短期来看,市场情绪仍在底部回暖通道之中,价、量视角来看较为健康;全A与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赚钱效应底部回升,目前仍在区间下沿,同样暗示下行风险有限。
中期来看,FED模型已经进入极端区间,目前沪深300风险溢价分位P95,已经比疫情期间的两
即使参考2012~2014年这一时期,看似FED模型有些“失效”,但也只是赔率较差,即估值回到合理区间后指数继续上涨空间很小,但胜率还是较好的,即进入深度极值状态后,通常还是可能会在1个季度内出现反弹。
最后从历史复盘的角度,红利低波指数方面,中期来看从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角度红利低波指数都存在一定下行风险:一方面WIND全A几乎历次20%下跌区间红利指数可能都不会缺席,需警惕熊市末期的补跌风险。
另一方面红利低波与WIND全A的相对走势已经到了较极端位置,若市场转好,红利指数大概率跑输全A。但以更短期的换手率视角,红利指数仍未进入情绪过热状态,因此若市场维持震荡市,则红利指数优势仍在。
小盘股方面,短期来看情绪指标向上,短期情绪有望延续;季度维度考虑到宏观信贷以稳为主,大、小盘之间小盘占优可能性更大。(数据来源: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整理,历史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
02
宏观经济数据解读
回顾完市场表现后,我们再来看看宏观基本面,2024年1月25日起,央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并将全面降准50BPs。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流动性1万亿元。
并于1月25日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从2%下调到1.75%,上述举措将有助于推动LPR下行。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以来,央行降准的幅度一般为25BP。本次降准幅度重回50BP,超出市场预期,释放了什么信号?对市场有何影响?
宏观策略部观点认为央行在当前时点宣布采取降准和定向降息,释放出货币政策宽松信号,有利于稳市场、强信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另外广州优化调整限购政策,再次引领一线城市放松。1.27日广州市办公厅发布政策,其中提出“在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建筑面积120平以上(不含120平)住房,不纳入限购范围”,意味着改善型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后续预计其他城市可能会跟进调整。目前来看,房地产销售的节奏依然由季节性主导,后续持续关注地产销量的变化。
总的来说,当前处于宏观经济和财务报表的真空期,因此政策风向会成为市场更加关注的宏观变量。
无论是上周的超预期降准、还是广州限购开放的利好政策,均表现出决策层对于稳经济预期的决心,情绪上有助于改善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偏好。历史来看,2月份A股往往可能有明显的春季躁动行情,伴随着未来政策的逐步发力,今年或仍可期待。
03
后续市场怎么看
说完了宏观基本面的情况,投资者关注更多的是后市怎么走?
债市方面,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认为债市中期偏多,短期震荡。上周货币政策率先落地,央行官宣降准和结构性降息,债市利好兑现,短期债市预计偏震荡。对债市而言,年初配置资金偏强、权益偏弱、基本面筑底情况下,债市中期趋势仍偏多。
海外方面,美国经济超预期下,宽松交易有所摇摆。上周美国经济数据凸显韧性,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摇摆,美债收益率基本收平。
展望来看,维持当前决定美联储是否开启“预防性降息”的最关键因素在于通胀的下行速度。另外上周公布的12月PCE通胀数据显示12月核心PCE通胀将回落至2.9%,快于美联储的判断。
预计一季度内,美国通胀下行趋势依然顺畅,美债收益率有望跟随通胀重新开启下行趋势。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