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回顾
2023年2月20日,全国首例由投资者保护机构代位提起的向公司高管追偿案,在上海金融法院调解结案。
上市公司大智慧控股股东被告之一、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张某虹同意全额赔偿,将支付给公司3.35亿元全额赔偿。
这是继从康美药业案、瑞幸咖啡案和佛山照明案后,又一起震动市场的董监高赔偿案件。
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关系不仅基于共享资源,更基于共担责任。这起赔偿案例也再度引爆了市场和公司的董监高群体对董责险的关注。
佛山照明案面临1.9亿元赔偿,因为其投保了董责险,经调查判定为“重大遗漏”行为,属于董责险保障范围,保险公司全额赔付了1.9亿元。
董责险是董监高(董事、监事与高级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工作疏忽、不当行为被追究责任时,由保险公司赔偿法律诉讼费用及承担其他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
一、什么是董责险的保险责任?
董责险的保险责任分为公司不予补偿的董监高个人责任,公司予以补偿的董监高个人责任,公司证券责任,以及公司雇佣行为责任。
因此,无论是面临的风险是来自内部的工作疏忽,还是外部的证券索赔,或是雇佣行为的法律赔偿,董责险都能为高管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对于独立董事而言,他们可能因未直接参与公司运营而对风险辨识力度有限,董责险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风险应对手段。
二、国内外市场是否强制投保董责险?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对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的要求各不相同。
在美国,董责险的投保率高达99%,几乎是强制的程度。
在香港,[港股的上市规则附录第14条规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必须为董事购买保险;如果未能合规则,需要在年报和中报中披露未购买原因。]这条规定使其投保比例达到85%以上。
在中国大陆的A股上市企业,虽然董责险的投保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针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最高可处罚1000万元,以及康美药业等案件的影响,董责险在A股上市公司中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步提升。
三、国内董责险的投保有哪些注意事项?
1.明确保障范围:在选择董责险时,公司应明确保险所涵盖的责任范围,特别是对于公司证券责任和公司雇佣行为责任,应详细了解保险条款的相关规定。
2.理解保险额度: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明确理想的保险额度,以确保在发生风险时,保险赔付能够覆盖可能的损失。
3.了解保险扩展条款:除了基础保障,还需要了解保险公司提供的扩展保障条款,例如调查及监管危机事件费用、超赔责任限额、身体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抗辩费用等,以获取更全面的保障。
写在最后: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1家上市公司有董责险投保计划,其中仅2月28日就有3家。
从上市公司的频繁暴雷,加上新证券法的实施,大智慧投资人的高额索赔,我们不难看出投保董责险对于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在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还是在保障公司的稳定运营和公司高管的合法权益方面,董责险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上市公司应该考虑购买董责险,为公司和高管人员铺设一条安全的防线。有关于董责险的相关问题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17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同时对接了10多家保险公司,只需要10分钟,即可一键完成价格比对工作,为您挑选合适的董责险。如果你有想了解的其他企业保险相关话题,也请告诉我们,我们会根据大家的需求制作更多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