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誉远(600771.SH)又双叒叕涨了!7月21日,股价再度大升8%,收报53.35元/股公司股价自6月初以来就启动了“爆涨模式”,截至今天收盘,累计涨幅近150%,一举成为A股市场当红“炸子鸡”广誉远股价连涨不休,逐渐吸引市场投资者关注。
那么,股价暴涨背后逻辑又是什么?百年老店身陷困境广誉远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企业,品牌年代悠久,有着48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中医品牌之一产品具有独一无二的皇家御用保密配方,公司拥有104个药品注册批件和1个保健食品注册批件,1个白酒许可批件,其中国家保密配方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个。
收入分别同比下滑24.81%、8.85%;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65.23%、75.40%;而2021年净利润更是下滑81.25%;营收净利双双走低,经营现金流净额更连续11年为负。
从基本面来看,公司像极了一个“差等生”,业绩倒退、利润萎缩、现金流多年为负的问题困扰着广誉远但为什么业绩表现不佳的广誉远反而能疯涨不停?山西省国资委入股带来转机?广誉远近期股价的大幅上升与国资接盘有密切关系。
2023年12月上市公司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反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股盾网正在办理该股票投资者索赔案,本次监管机构对公司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尚未公布,但是股盾网团队认为,依据新《证券法》及司法解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的责任由原来的“过错原则”改为“过错推定原则”,除非能够充分举证证明自身无过错,否则就要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条规定实际上是相当严厉的,显示惩戒机制更加严厉。
6月8日晚间,广誉远公告表示,东盛集团拟向晋创投资有限公司过户抵偿3150.90万股股份用于清偿其欠付晋创投资的相应债务若股份过户实施完成,广誉远控股股东也将由东盛集团变更为晋创投资,实际控制人将由郭家学变更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简单来说,就是广誉远的大股东因缺钱偿还债务,选择卖掉“亲生儿子”广誉远,而“后母”买方就是山西省国资委自此以后,广誉远就进入“国资时代”就在广誉远宣布实控人将变更为山西省国资委后,公司股价于6月9日涨停,并打开了股价上升通道。
国资委接手广誉远后,认为广誉远将成为下一个片仔癀的声音不绝于耳对此,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表示,片仔癀与广誉远在商业价值方面不是一个量级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也表示,广誉远的产品与宣传不少,但从目前市场情况看,广誉远还没有完全受到市场的认可,公司现金流较差,也出现了目前较为被动的局面。
桂浩明认为,在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近期的股价大涨并没有太大意义并且,在实控人将变更为国资后,如何对企业进行改造目前还没有完整的发展战略,或是一个题材炒作股价翻倍后,旧股东减持“撤退”?7月2日晚间,广誉远公告称,因控股股东东盛集团信托计划存续期届满,自2021年6月17日至7月1日,信托计划委托人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公司1.66%股份;权益变动后,东盛集团持股降至3.34%。
据市场人士统计,6月17日至7月1日,广誉远股价累计涨幅高达96.03%若按照区间加权均价31.94元/股计算,减持金额约为2.6亿元除此以外,广誉远7月5日晚间公告称,控股股东东盛集团及一致人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的方式,3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1%的公司股份。
广誉远大股东的撤离,与投资者在不停的“买买买”形成鲜明的对比。谁对谁错看点在于山西国资委能否在广誉远经营方面是实质性改善,广誉远能否从“差等生”成为“示范生”。鹰眼狙击本文源自财华网
股盾网团队根据『证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等司法解释规定,正在办理该上市公司涉嫌违法违规对投资者造成损失案件,详请可关注股盾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