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记者高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昨天(23日)下午,证监会举行龙年首场线下新闻发布会。针对市场关切的多个热门消息,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作出最新回应。
针对“IPO要倒查10年”的市场传闻,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回应,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防范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在发行上市监管工作中,证监会正在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也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
申万宏源研究所高级分析师王路表示,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将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未来对上市公司的质量,尤其是财务质量、企业的经营能力方面,应该说会有比较高的标准,提高上市公司的门槛。对市场来讲很明显也是一个正向的影响,上市企业质量整体提高,容易获得资金的关注。”
事实上,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已经有申请上市企业因欺诈发行受到处罚。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介绍:“将紧盯上市公司滥用会计政策调节利润等恶劣行为,不让造假者‘瞒天过海’‘蒙混过关’。注重全流程监管执法,把好‘入口关’,坚持‘申报即担责’,日前我会对思尔芯申请科创板首发上市过程中欺诈发行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这也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的首例。”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彪直言,这一案例具有显著的警示意义:“它向市场传递了明确的信号,即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和滥用会计政策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正在加大,绝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监管部门一定会持续加强监管执法力度,也会强化会计准则和规定,减少上市公司滥用政策的空间。”
新证券法实施以来,违法成本也在变高。李明表示,近几年,证监会从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刑事追责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处罚力度,“从执法周期来看,目前还处于新旧证券法的交替适用期。证监会查处的部分案件,违法行为发生在新证券法实施前,随着这类案件的逐步加快处理完毕,今后将会有更多案件适用新证券法,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违法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针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李明表示,操纵市场通过人为操控,扭曲股票价格,引发股价暴涨暴跌,误导投资者交易决策,获利离场后,留下“一地鸡毛”,让投资者损失惨重,其实质就是“骗”;内幕交易中,少数人掌握内幕信息,抢先交易,占有更多获利机会,妄图在“无人察觉”中谋取暴利,其实质就是“偷”。
李明表示:“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会破坏以价值投资为导向的市场生态,助长打探消息、投机炒作的恶劣风气,干扰投资者价值判断,形成了脱离基本面‘炒差炒烂’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市场定价功能发挥,侵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
证监会明确,将通过全方位监控、大数据碰撞、多渠道收集、智能化分析等多维技术手段构建“穿透式”线索筛查体系,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行为进行精准识别、严厉打击。一方面,重点惩治关键少数。让敢于以身试法的关键少数受教训、长记性;另一方面,紧盯新型违法案件。及时打击利用新产品、新技术从事违法违规行为,消除监管盲区。
刘彪认为,市场各类主体包括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都需要持续加强自身的合规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证券市场的法治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但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和更加严格的执法标准不会发生改变。随着新法案件的增多,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这将有效遏制一些人的违法冲动,提高市场的整体诚信度。”
举报/反馈


证监会重磅发布:将大幅提高拟上市企业现场检查比例央广网2024-02-24 15:49央广网2024-02-24 15:49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