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保险、保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保险成为了身边的热门话题。身边的保险产品越来越多,从事保险行业的人似乎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在议论保险,每个人都想买保险,但似乎每个人都不知道应该买什么保险。
这种迷茫和国内保险行业的一些乱象有关,也跟我们对保险的一些错误理解有关。我们总能遇到来咨询“我应该买什么保险”的读者,但是假如你跑来问我们这句话,本身就是错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最清楚要买什么保险的人,应该是你自己。
我们回答不了“你应该买什么保险”,但是我们可以聊一下,你应该怎么找到自己适合买的保险。
因此本文不涉及任何具体的保险分析,也不会推荐任何保险和保险公司、平台,请“你跟我说买什么保险就好了,那么多话干嘛”的伸手党员稍微绕路一下。不过如果你想真的思考一下什么保险才是适合自己的,那么不妨花上几分钟和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因为人近中年,活在中国,风险蛮高的。
想弄明白自己要买什么保险,你必须分三步理清自己的思绪:
第一步:你要放弃幻想,明白买保险,就是“亏钱”的;
第二步:你要想明白,为什么要买亏钱的保险;
第三步,才是去思考你要买什么保险。
这时候捧哏的就应该问一句:保险不是有赔付有分红么?为什么说保险都是亏钱的呢?
保险经纪喜欢说的一件事,就是我们买保险怎么都是赚 —— 生病了有赔付赚了,没生病皆大欢喜也是赚了。但这种吉利话听听就算了,事情都是正反面的 —— 生病了当然倒霉,没生病保费白交了也倒霉。
保险并不是皆大欢喜,实际上,它是一种对赌 —— 我们是闲,保险公司是庄家。我们一起在某件事情上赌大小。
想起写这篇文章,是前些天和一位同学聊天的时候,探讨了半天为什么中国人给自己买保险总是这么难。两个都是靠奥数从小混大的人,最后给出的感慨就是“中国人民数学不好”,如果具体点说,是“概率学不好”。
概率学就是研究赌博而起步的学科,保险用的,也是概率学 —— 火箭爆炸的概率,汽车追尾的概率,人得癌症的概率……
我们总得意的说中国人数学好,但其实我们只是加减乘除的“算数”好而已,而中国人的概率学……看着那些买概率学上最简单的随机数六合彩,都要研究骗人的《彩经》的同胞,我们不想说太多伤感情的话。
闲家的水平就是连彩经都信的,庄家呢?混大学的时候,身边那些顶级学霸们的爱好,是去考“北美精算师”,这被认为是数学水平最好的认证。而保险公司的赔率,就是这群年薪百万美元的精算师们,用着超级计算机算出来的。
想在概率上打败保险公司,只可能是依靠信息不对称,比如你有慢性病但是瞒报,但是这种事情最后往往倒霉的还是自己 —— 死了之后,保险公司说你欺诈不赔付,咋办?
所以想赌赢这群人精?还是去澳门拍老虎机的可能性大一些吧。
保险公司另外一个“善意的谎言”,就是我们不赚投保人的钱,赚的是靠投资回来的钱。真这样,保险公司就改名叫基金公司了,不需要保监会来操心了。
分红型保险,在保险漫长的历史上并没占据多久。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金融产品越来越多,越灵活,而保险公司前面提到的那些俗称人精的精算师们,把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混合在一起,模糊了“成本”的概念,成功拉到了一批想买保险,又不想亏钱的投保人。
分红型保险实际上等于“普通长期理财+普通保险”,前者是赚钱的,后者是亏钱的。因为前者赚的比较多,所以你忘了后者是亏钱的而已。
你可以算一下:买100万保额的普通大病保险,或者买100万保额的分红型大病保险,两者的投入差了多少钱。差的钱每年正常投资理财的利息,和分红型保险的收益,哪个更高?
我们并不是说分红型保险不能买,如果你手头有零钱,又没有特别好的投资渠道,买这种保险也挺好的。但你要明白,这只是一种稳定的收益率相对较低的理财方式而已。
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 —— 人员工资,五星级差旅,顶级写字楼加上老板的私人飞机,这些都是要从投保人的手上赚回来的。
所以我们在买保险前,必须确认一点 —— 买保险是亏的。这样我们才能理性的购买,而不是被庄家洗脑。
那既然我们赌不赢赌场,也算不过保险公司,那为什么还要买保险呢?
因为保险虽然不能让你一定赢,但可以让你输得起。
打个比方:
有1个盒子里面分别放了红球和黑球,你有一次机会,可以闭着眼抓一个。
如果你抓到红色赚500,黑色的输100。那即便概率学的不好,也知道这种游戏要赶快玩。如果概率学的好,还可以用(500+(-100))/2=200,来算出平均收益是赚200。
但如果抓到红色赚5亿,抓到黑色输1亿呢?虽然平均收益2个亿,但是有50%的概率是你倾家荡产被拉去卖肾,不管数学好不好,只要理性还在,都不会敢赌的。
这个时候保险公司拿着协议出场了。如果你抓了红球,保险公司拿走2个亿,你剩3个亿;如果抓了黑球,保险公司替你赔1个亿。虽然你的平均收益变成了(3+0)/2=1.5亿,有5000万被保险公司赚走了。但卖肾的风险却不存在了。
这种红黑球的赌博,看上去和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它的确是保险公司出现的原因。—— 14世纪的帆船做远洋贸易,安全返回就是几十倍利润暴富,但如果遇到风暴葬身大海,船主就只能破产上吊。这种风险即便是土豪也无法承担,于是集资构成了保险公司,每条船都从利润中掏一部分给保险公司,如果船沉了,保险公司负责赔钱。
在这个交易中,保险公司一定是赚,船主一定会亏,但盈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对冲掉了船主巨大的风险,让他们将高风险高收益的远洋贸易,变成了“中高”收益但基本零风险的行当。
“减少输不起的风险”,这是保险存在的意义。
红黑球的赌博,我们可以不玩。但如果在这个赌局名为“人生”的时候,我们的脑后有命运女神拿着枪指着,只能赌下去的。怎么办?
用不着生死那么狠,我们买商业车险,都知道是亏的,但无险裸奔上路,跟在迈巴赫后面的时候,不胆战心惊的人却没几个。
这就是为什么都知道越早买保险越便宜,但我们都是有了娃之后才开始惦记这个事情。并不是现在买更划算。只是因为我们发现:上有老下有小之后,我们输不起了。
准确的说:我们中大部分人别说生病,连死都不敢死了。
我们总听说,保险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的保险是一种“亏”的,用来“降低资产风险”的产品。
所以“买什么保险?”,这个问题其实等同于“我的资产风险是什么?”
从资产风险的角度入手自己思考一下,保险上的疑惑很多就都迎刃而解了。我们举例试着这样来解释几个常见的保险问题。
给谁买保险?
家庭成员中谁出事对家庭的经济情况冲击最大,这个人就是你家资产中最高风险的一环,给ta上保险能起到降低风险的意义也就越大。
保险是不是买越多越好?
当然不是,保险是为了保障资产安全的一种“亏”的行为,保险的多少和你的资产情况达成平衡就好,过多反而是对资产的损耗。假如你是“除去锁链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那你就不需要考虑买什么保险,而是赶快努力工作多赚点钱。
我适合买什么保险?
每个人的资产风险不同,需要的保险就不同。保险只有合适不合适,没有划算不划算。千人一面的保险,就跟包治百病的良药差不多,吃下去应该死不了,但也没什么治病救人的意义。想一下你家资产配比的情况,你最害怕的风险是什么。
比如算了一下名下资产,结果发现房子占资产比例非常高,流动资金非常少,工资大部分在还贷和生活,也很难攒钱。那你就可能需要购买大病险了。
比如去年那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让很多人对生大病很害怕,就此去买了大病险。这篇文章作者的家庭,其实并不算没钱。老家有房,北京有房,这在中国已经属于中上阶层了。但一旦家中有人生大病,就发现虽然名下资产可能几百甚至上千万,但手头的流动资金只有几十万(包括可以变现的股票基金),因此面对突发的必要开支完全无法应对。
如果家庭虽然经济收入不错,但是却完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可能除了大病险之外,人寿险也是必要的一种了。几个月前中兴跳楼的42岁工程师的家庭情况就是例子,4+2+2的家庭,经济只有一个人来支撑,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家庭都会陷入困境。对于经济支柱来说,真的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死都不敢死。
人寿险所控制的风险,就是让我们稍微不那么怕死一点,如果出现意外,家人可以继续平稳的生活下去。可能有点冷血的说,真选择跳楼都安心一点(人寿险基本投保2年后可以覆盖自杀)。
根据自己家庭收入的具体情况,险种的选择可以更细化。比如家庭支柱如果是创业开公司,短期收益不错,未来一团迷茫,那么可能要同时对冲一下自己挂掉,或者公司破产的风险,这时人寿就可以变成两全险。
而对于家里经济相对比较富裕的人群来说,则可以将大病险变成高端医疗险。反正都是亏,多亏一点换回来更简单快捷的高端医疗服务,让自己看病更安心,健康上多加分一点,就赚回来了。
衡量自己的资产风险,并不是说要多买保险,同样重要的,也是了解哪些保险自己不需要买,这也算在金融投资上将少亏当赚。比如本来已经现金流不足,却非要买大额人寿。还有一些险种比如教育险之类的,更多是针对必须强制储蓄的月光族(比如老外家庭比较适合),对于大部分有储蓄和理财习惯的家庭,其实意义就不大,反而是减少了自己流动资产的灵活性,增加了突发事件的风险。(当然实在找不到好的理财产品,这种也能做)
保险的种类很多,每种针对的人群和能解决的风险也不一样,这不是一篇科普文章能说清楚的。
作为伴随人类社会发展了几百年的最古老的金融产品之一,保险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了。
保险的意义,可以看做治疗你家资产的“病”,所以和看病一样,吃对药比较重要,而不是药越多越好。
同样和看病一样,保险的核心也在于选对“医生”。可惜的是,中国保险也和看病差不多,经常遇到还没我们自己清楚,或者只惦记着多拿提成的保险经纪或者代理。
保险经纪人或者代理的工作,其实和医生类似,应该是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投保家庭的资产配比和风险,从而寻找最有针对性,最有效降低风险的对应险种。但可惜的是,因为(此处省略2578个字)的原因,不少保险公司完全把代理或经济当销售培养,甚至变成传销工具。而因此很多时候保险也就变成了暴利+暴力的推销而已,无法起到保险应有的作用,反而因为错误投资增加了家庭的资产风险。曾经写过一些保险公司通过伪科学体检,哄骗用户投保的事情,可以点击查看《小心坑,保险公司的伪科学体检》。
所以如果还要问我们“保险应该怎么买”,那答案应该是:
找一个靠谱的“医生” —— 保险代理,分析你家资产的“疾病”,从而了解应“吃”什么保险。如果找不到优质专业值得信任的,那就自学成才吧。
教育
”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幼儿园禁授小学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园该学的到大学都没教
数学启蒙的赢家,和谁先数到100无关
幼儿园门口的“分离焦虑”
为什么要过洋节?因为开心啊
皮纹测智商天赋?算命先生们还是省省吧
可以二胎了,但只要一个也很好啊
只有1/9家长会看的文章,左撇子宝宝的养育建议
你是哪种育儿风格的父母
清明,如何和孩子谈死亡
别用弟子规来绑架国学教育
如何让爸爸更爱和孩子玩?给妈妈们的建议
为人父母,你为什么不敢管教孩子?
请教会孩子去面对那些“可怕”的人
英语早教班不会和你说的事情
如何让孩子爱上科学
欧美家庭最流行的熊孩子管教法: Time Out
16岁创业的华裔少年,如何看学校教育体系问题 [视频演讲]
左脑逻辑右脑创意?你的大脑可不是这么分工的
封闭就会导致侵害,幼儿园给家长直播监控吧
红黄蓝股价已经强烈反弹,愤怒为何不能化为惩罚?
波澜壮阔的第一太空时代,在这部20年前的HBO史诗剧里
别了,毁在小升初上的华罗庚金杯赛
给“少数派”家庭家长的育儿建议
为什么要教孩子做个好人?用数学公式来推导一下
吵闹不专注?蒙台梭利安静游戏的自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