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渠道的多样化,新的线上消费场景——私域,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互动的新宠,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采访发现,私域消费不乏乱象,比如虚假宣传、专业资质无人查验、产品质量无监管、用户信息安全无保障等。有地方市场监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私域电商消费维权成为投诉量增长的新领域。
图源:法治日报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主播要将流量引入私域?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一方面是为了脱离直播平台(电商平台)的监管,有一些产品不能在直播间或者短视频里进行宣传,比如金融类、医疗类或者将普通食品当作保健品等,因为平台现在都用AI审核直播或视频内容,对一些违法广告,比如三品一械(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食品安全领域重点监管。另一方面,为了规避平台的佣金提点,主播带货时平台会根据产品类型进行一定的佣金抽成,为了赚取更多利润,主播可能会倾向于将流量引入私域。
“广告法规定金融理财中的一些内容,比如年化率等,是不能进行宣传和发布的;另外食品安全法也规定不能将普通食品按照保健品的标准进行宣传。”朱巍说,私域销售模式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来说非常不利,这种形式缺少了平台监管,变成像微商模式这样点对点的销售、支付、邮递等,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再去找平台,平台可能仅承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而不是电子商务法中所说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责任,这时消费者就很难通过平台进行维权。
在骗、保健品诈骗,赌博、涉黄涉暴等非法活动都容易通过私域直播逃避监管”。
文章节选自:私域消费乱象调查:有的收了钱不发货有的非法推荐股票(2024年3月26日《法治日报》 ) —— 保健食品研发申报 批文转让——:辽宁泰阳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lntyyy024-45864062—— 关注辽宁泰阳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直接关注: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转发分享: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