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他这样的大胆,甚至越坏越成功,越是标杆和榜样。”来源 | 华商韬略(ID:hstl8888)作者 | 安小曼3年虚增货币资金共计887亿元,虚增营收近300亿元。7月2日,康美药业发生工商变更,马兴田卸任法定代表人。一地鸡毛后,只有股民叫天不应,叫地不灵。2001年3月19日,马兴田迎来光宗耀祖的高光时刻,由他和妻子创建的康美药业,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从创业到上市,马兴田只用了4年。这得益于时代的馈赠,也得益于他自身的努力。而他的军功章,也有妻子的一半。1969年,马兴田出生于广东普宁碗仔村。与妻子许冬瑾相遇时,“高富帅”仨字儿,对身高1米85的他来说,基本上也就只占个“高”。许冬瑾出身中药之家,父亲经营的中药生意在当地颇有影响,年轻的马兴田不但机灵、好学,更会讨人喜欢。这让他不但深得许氏父女的认可,被传授了经营中药的知识和经验,还得到一笔资助,在婚后独立开设一家药店。马兴田也很快用事实证明,许氏父女没有看错人。1996年,马兴田预判三七药材行情看涨,大肆收购囤积,不久预判变成现实,赚到一桶金。而且,他的出色还不止于此:兑现三七利润的同年,马兴田被制药行业的高额利润吸引,迅速抓住时机,用赚到的钱投资开了一家药厂,康美药业就此正式建立。眼光总是向上看的马兴田,还率先打破家族经营传统,大力培养职业经理人,让他们分别管理生产、质量和销售。初生的康美,大步向现代化的经营管理迈进。为进一步打破传统作坊式经营的局限,马兴田还推动康美组建了一个由医院、研究所、各院校和制药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帮助选择药品、生产调试。1998年,康美药业化学药生产基地通过了GMP认证。这个认证来之不易。在那个国内还没有规范的GMP标准的年代,马兴田四处拜访各大企业和科研机构,学习经验、整改管理、聘请专家、参加试讲……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最终才得以在6000多家制药企业中脱颖而出。投入如此大的心血和精力取得了GMP认证,但康美却没去自己搞药品研发。这是马兴田的棋高一着,自己搞研发投入资金大,周期长,而且充满不确定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已经有不少现成的研究成果可以买,而且成本低。所以,马兴田决定工厂自己盖,但药品研发从社会上买。康美成立两年内,便已通过购买专利的方式,“研发”出了络欣平、利乐、诺沙等几款新药,迅速蹿升成为中国医药界的一颗新星,然后顺利上了市。上市当年,康美的年营收已达3.8亿元,实现利税约4500万元。这样的速度和业绩,放到今天的市场,也算是佼佼者。年纪轻轻就拥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马兴田可谓是风光无限,前途无量。康美上市后更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裂变发展,马兴田则像陀螺般不知疲倦地运转。2002年,我国中医药产业的整体格局,可以概括为“慢、散、乱、小”,市场低迷,产业既无标准化,更难言科学化。马兴田下定决心打破这个局面,他拿了近亿元出来,投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中药饮片厂——即便手里并没有多少钱,也是决心十分坚定。建成后的中药饮片厂在国内首屈一指。它对中药饮片的生产、质控、储存、销售等全过程实行信息化管理,规范化程度丝毫不逊色于那些现代化中西药厂。工厂建成后,马兴田还花当时算是巨资的成本建了“中药饮片炮制中心”,专门从事中药饮片炮制工艺研究,并重金从北京同仁堂等著名老字号聘请老药师,不仅让他们到中心从事研究工作,还让他们带青年药工,将手艺传承。在这些专家的支持下,善于以他山之石攻玉的马兴田,进行了一项载入史册的创新:将各种各样的中药材,按照克数进行小袋包装。康美小包装,颠覆了中国自古以来“手抓秤量”的中药用药传统,促进了中药的标准化,被认为是推动中药走向现代化的里程碑。马兴田也因此被赞誉为擎起民族医药旗帜的新星。图源:《康美之恋》此后,康美从医院药房及药店等领域延伸到田间地头,上至药材种植、药材交易,下至生产开发、终端销售,其业务基本贯穿中医药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它快速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涵盖药材种植、中药材交易市场、现代物流中心和产业基地等业务的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与道地药材产地农民合作,仅在云南、四川、吉林、甘肃等地建立GAP和规范化种植基地就超过5万亩。后来,国家大力推动中医药发展,要求医院中必须设置中医药科室,中药制品亦在地方招标中享受单独定价的优惠政策。马兴田更借势高飞,全国跑马圈地。康美药业因此一路突飞猛进。到2017年,康美药业已拥有涵盖中药饮片、中成药、西药、保健食品、食品在内的数万个产品,总资产近600亿元;公司市值也从上市之初的8.9亿元,成功迈过1000亿元大关……但后来的披露显示,康美也就在这时,加速坠向了深渊。2012年的夏天,有位女士从北京一路南下,来到了普宁市国土资源局。女士说,来这之前,她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发现两块被某上市公司用于发债和配股的土地,存在大量“不合常理”的问题。这位女士来自一家名为“中能兴业”的咨询公司。上一次,他们曾质疑乐视;这一次,她所指的上市公司正是康美药业。2008年5月6日,《康美药业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券募集说明书》称,康美药业已取得普宁市国土局的同志迅速查——康美药业在土地购买和项目建设上涉嫌造假。根据当时的财务数据测算,这两块更重要的是,康美药业涉嫌利用虚假资产进行募集资金。触及刑事责任,而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半年后,《证券市场周刊》的记者拿到了一份土地局出具的、盖有大红公章的证明文件,醒目刺激,并联合中能兴业发布了爆炸性的新闻报道,揭露“康美谎言”。▲#1#2土地证号虚假来源:广东省普宁市国土资源局铁一般的证据出炉,股民惶恐万分,康美股价迅速一字跌停。马兴田用事实反击质疑,不但立刻发公告说,自己控制的康美实业将增持康美药业100万股,而且承诺,在增持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但比起马兴田的自救,真正给康美救场的还是圈里有名的投资机构们。康美药业发出公告的当天,申银万国和国金证券先后发布了研报。申银万国说,媒体质疑公司虚增18.47亿元资产不成立,公司所处产业空间巨大,战略清晰,股价大跌将是买入良机。国金证券则说,这件事并不影响他们之前看好康美“中药材全产业链”的逻辑,因此不修正对公司已有的观点,维持“增持”评级。监管层面,康美药业也没有因为被质疑而遭到审查,其股价反而一骑绝尘,屡创新高。不过,《证券市场周刊》并没有停止对它的关注。2013年3月2日,《证券市场周刊》发表《康美谎言第二季》称:康美药业916亩7.6亿元的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实际位置位于一座140米高、名为“乌头坎”的荒山上。也就是说,康美报表中7.6亿元的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涉嫌捏造。短暂地沉默后,康美又发公告,大意是我没造假。有些土地证没有,是因为换了地块,但尺寸都是足码的。申银万国也再次站了出来,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引古论今,旁征中外,从头到尾就一个意思:康美药业的土地证是真实的。一个月后,中能兴业说:康美药业莫要狡辩了,我们已经搜集了5类证据,现已提交给中国证监会了。三个月过去后,监管层意见出来了:着康美自查。康美于是公布了土地证复印件,作为康美药业保荐机构的广发证券,也很快出具了纠察结果:复印件与原件一致。此后,康美药业继续高歌猛进,2015年成为中药领域第一家市值过千亿的药企,随后历经三次股灾,依然在2018年再创新高——0亿元。马兴田更是风光不减,被质疑造假后的2013年、2017年,他两度荣登福布斯中国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榜单,并且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工商英才”、“中国医药年度人物”、“最受尊敬上市公司领导者”等众多荣誉。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2018年10月16日,康美药业盘中突然跌停。与之伴随的则是,康美造假的声音越来越响。两个月后,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康美药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然后,是触目惊心的消息——2019年4月29日,康美药业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称,公司财务数据出现会计差错。一组数据是:2017年财报虚增货币资金299亿。此公告一出,股民的愤怒犹如陨石砸向滔滔黄河,康美药业股价迎来跳水式下跌,从4月30日到5月13日,连续6个跌停,之后仍持续下跌。2019年5月17日,证监会发布调查进展: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至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包括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当晚,康美药业主动申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由“康美药业”变更为“ST康美”——ST每天最多只能涨跌5%。2019年8月16日,证监会怒不可遏地对康美下了极其严厉的定义: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欺诈行为,践踏法治,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生态。经证监会调查,从2016年至2018年,康美药业涉嫌虚开、篡改发票、伪造银行凭证、伪造定期存单等欺诈行为,3年虚增货币资金共计887亿元,虚增营收近300亿元。与此同时,马兴田无视证监会调查、继续肆意造假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2018年12月28日,康美药业已经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然而,其2019年4月30日发布的《2018年年度报告》依然虚假。投资者损失惨重。由此,这桩中国证券史上规模最大造假案,也有可能进一步成为A股史上最大索赔案。,针对实控人马兴田占用上市公司近百亿资金的问题,“ST康美”在2019年年报中提出了解决方案。方案中表示,马兴田先生向公司出具了不可撤销的《债务代偿计划承诺书》,拟以现金、中药材和其他资产偿还资金占用方非经营性占用的全部公司资金,分三年偿还全部占用资金。但那些在质疑中选择相信马兴田的投资者,其损失,已永远无法得到偿还。2018年5月29日康美药业的股价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7.99元。截至该年年底,它吸纳了超过22万投资者。如今,它的股价已跌至2.56元(截止7月7日收盘)。当然,马兴田自己最终也没落到什么好。如果他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当初的那股劲儿,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办企业,就算发展速度慢一点,康美也不至于被毁成这样子。康美事发后,人们惊讶于马兴田的变坏,惊讶于一个勤劳智慧的创业者,如何变成了如此胆大妄为的人。而且,马兴田的违法违规,还不止这些。行贿、造假、关联交易、操纵股价、欺诈投资人和监管部门,他已经干了20来年。据《AI财经社》报道,早在2000年,马兴田就开始行贿当时的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发行审核一处处长李量,他为康美的顺利上市提供了关键支持。上市后,马兴田更如渴饮海水,越饮越渴。先后行贿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200万港元、60万人民币;万庆良的“老搭档”陈弘平500万港元;药监处长蔡明30万港元……2019年3月19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四川省阆中市市委原书记蒋建平受贿罪一审刑事判决书,马兴田名列行贿人之中。而这已是自2015年4月以来,他第5次因为涉及行贿案件被写进判决书。更触目的是,他不但在长达数年的造假中安然无恙,甚至还获得如此之多的拥趸和荣耀。是什么让他这样的大胆,甚至越坏越成功,越是标杆和榜样。单就“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欺诈行为,践踏法治,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生态”而言,造就其大胆的原因之一,或许正是“法治”本身。如此“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马兴田最终被“法治”的只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21名责任人员处以9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款,对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甚至有人评论,对比其获利之丰,投资者损失之大,对马兴田们的这种处罚本身就是在——“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生态。”1、《康美谎言》《证券市场周刊》2012.122、《康美谎言第二季》《证券市场周刊》2013.043、《康美涉嫌土地造假5类最新证据已交证监会》《中国经济网》2013.054、《康美谎言 周年公祭》《雪球财经》2014.045、《马兴田生意经:左手资本运作右手实业运营》《时代周报》2016.10
康美有了新“接班人”,那些等待赔偿的投资者怎么办?
“我觉得自己被骗了,对他们撒谎的底线没有预期”本文 5365字,阅读全文约10分钟文 | 信娜 赵天宇编辑 | 王小在坐实财务造假后,ST康美(600518.SH)新任“接班人”终落定。6月20日,ST康美公告显示,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马兴谷。一个多月前,36岁的马兴谷才匆忙上任成为公司的总经理,这个位子仅坐了一个月后,便出任公司董事长。关于马兴谷的公开资料并不多,此前他曾担任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不过,目前ST康美的实际控制人未做变更,仍为原董事长马兴田。直到7月4日,官方网站上,“董事长致辞”一栏中的照片人物仍是马兴田。这位曾经的董事长,比马兴谷年长15岁。在马兴田掌舵公司期间, ST康美连续3年财务造假,涉资至少887亿元。一位来自中国东部城市社区工作者王木(化名),想在股市上做点简单投资。彼时, ST康美仍称为“康美药业”,还没揭开财务造假的盖子。康美药业是王木经过仔细考量,押入全部身家的“宝”。在此前很长时间里,这家企业被视为中药产业龙头,是众多投资人争相追逐的“好股票”。就在2018年底,因财报真实性存疑,涉嫌虚假陈述,康美药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坏消息真的来了,股价跌停,市值腰斩,一系列连锁反应,令本没有太多股市投资经验的王木,措手不及。面对迅速缩水的全部家当,她紧紧攥住这只股票,抱着“股价会不会涨回去”的信念,执念于翻盘的机会 。2019年4月29日,康美药业辩称“财务数据出现会计差错”,造成2017年的货币资金“多计入299亿元”。这一说辞震惊资本市场,不到一个月,证监会初步认定其财务造假事实。拖了一年后,王木决定抛售股票,股价已跌至2元多,她的300多万变成了10多万元。《财经》记者采访了近十位康美药业投资者,试图还原这些笼罩在阴影中的投资者们,怎样做出选择,又因何坚持。这中间,他们的生活经历了什么。“不会亏”的康美
“持300多万元进场,最后变成十多万元”, 这不是股市被剥夺。这消息,王木没告诉任何人,她不敢说。近一年的时间内,她一个人默默消化。提起离世的丈夫,她濒临情绪决堤,“这是孩子父亲留给他的钱,现在全没了”。丈夫因车祸离世,她拿到单位发的几十万抚恤金,期望给儿子的未来做个打算,便想到了股市,“找一个比较好的个股,投进去”。她对《财经》记者说。这笔钱,是她眼中“儿子的救命钱”。2018年7月,王木用336万元买了康美药业的股票。把救命钱绑在一只股票上,听起来有些疯狂的决定,不过在王木的描述中,这是一个仔细考量后的理智行为。初入股市时,她也曾小心翼翼地用一部分钱“练手”。在获得一些经验和知识后,她觉得自己能在股市中挣到钱:选择一只“不会亏”的股票做长线投资。“我又不是投机”,王木说她不是图短期的暴利,“只要找到一个‘质地’好的股票,不管怎么样,都不会亏很多钱”,这成为王木在股市中的投资哲学。最终选择康美药业,也并非一时冲动。2017年,王木曾数次短期持有其股票,“挣到了钱”。作为中药产业的龙头企业,2018年5月,康美药业在高光时刻市值曾达到0多亿元。相比之下,2001年上市发行之初,它的市值只有8.9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按王木的想法,“把钱放在那里,等儿子长大的时候,再用这笔钱”,听起来挺好的。一首名为《康美之恋》的广告歌曲曾经一度挺红,由谭晶演唱,李冰冰、任泉主演,讲述的是康美药业创始人马兴田和许冬瑾共同创业的爱情故事。这个在央视密集播放的广告,使得康美药业迅速“霸占”大众视野。也正是这一年,康美药业大举转型中药领域,建立中药物流港和药材加工基地,掌握上游中药资源后,业务范围伸向全国。一位中药行业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早期的中药企业大多会通过密集的广告营销提升知名度,这一广告在当时很火,让康美药业迅速打开了知名度。趋势持续了七年。渴望分一杯羹的投资人迅速涌入。康美药业被视为A股市场的白马股,一度被归入长期绩优、回报率高并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行列。相似的故事,也发生在距离王木1000多公里的东北小城。71岁的刘琳(化名)和老伴在海南海口的亲戚家调养,她形容自己还在“亏钱”的阴影里走不出来。她不敢回老家,试图用远离“事发地”让自己忘掉这一切。不过,看起来仍是徒劳。刘琳亏了120万元。这笔钱是她和老伴一辈子的积蓄,留给生来伴有先天性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的女儿。“女儿40多岁了”,她对《财经》记者说,“我们年纪大了,希望能留下钱给她生活。”在这只股票上,刘琳放出了人生中最大的一个“赌注”。因为曾经在五年时间里,刘琳在这只股票中实现过投资翻倍,加上这是人人口中“放心”的股票。赚钱和赔钱似乎都伴随着一个相同的故事。在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龌龊被揭开之前,这是一家看起来业绩还不错的企业,财务报表上的各项数字很好看,不论是营收还是利润。被这个相同故事套路的,不乏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一夜清空A股市场投资,发誓再不入市;有倾注毕生积蓄,为未来种下希望却收获一地鸡毛的普通人;也有因无法面对投资失败,不敢回家在外终日漂泊的“可怜人”。《财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使在造假传闻不断的2018年下半年,仍有不愿离去的投资人。他们中,多数曾因这只股票赚得“盆满钵满”。投资机构对康美药业的态度则有不同。一位主要服务投资机构的券商告诉《财经》记者,他从几年前便不再关注这只股票,因为,“客户都不怎么关注”。“不寻常”的跌停
“不会亏”,是这场“孤注一掷”美好行动的前提。事实上,却不堪一击。2018年10月16日,康美药业盘中闪跌,17日再度闪崩跌停。四个工作日后,康美药业市值几近腰斩。“有些股票确实会出现跌停,我没往坏的方面去想”,王木回忆,“股票的涨涨跌跌,是很正常的,对吧?”她没有深究股票持续下跌的原因,抱定这只股票还会涨回去的剩懊悔,“当时应该卖掉”,她将之归咎于自己炒股没有足够的经验。早在2014年8月,一位康美药业投资者刘志清便到证监会实名举报过。据裁判文书网信息,该持股人举报康美药业管理层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十多亿元,并存在虚假陈述、购买土地时涉嫌财务造假十多亿元等。在另一位投资者看来,财报数据上有点“水分”,并不奇怪,“各种传言一直都会有,只是没想到这么严重”。千亿市值的公司就算有些问题,也不至于惨到这种程度。“我的预期是,这么大的公司,涉及到二三十亿元的财务问题,应该都能缓得过来”。上述投资者感慨。当康美药业股价减半时,这位投资人再度重仓加持。“相比于康美股价的高点,十多元是值得入手的。如果公司整体业务没什么问题,股价越往下走我就会越买进”,顿了几秒钟,他加上一句,“这是建立在公司财务没问题的情况下”。2018年12月,康美药业公开披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信息,成为终结所有流言的一记落锤。公告中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康美药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看到这则消息,王木真的紧张了,从此,她几乎天天更新股票信息。“没想到它的背后会是那么大数额的财务造假”,她对《财经》记者说,经常会看到有股票被列入调查,当时还以为它只是因为一般的事情被列入调查。这期间,康美药业的一波操作让投资人又心生希望。2019年2月,康美药业如期兑付了一笔20.87亿超短期融资券。消息一经公布,股价迎来大涨。2019年4月30日,原董事长马兴田公开致信全体股东时,辩称公司出现的问题归因于“过去快速发展”,薄弱环节在内外部压力下凸显。同日,马兴田说,财务差错和财务造假是两件事。“我又在幻想,这个股票会涨回去,亏太多了,我怎么能卖呢?”王木回忆。2019年5月21日,康美药业主动戴帽变“ST康美”,投资者们看到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康美的暂缓之策,因为这样处理后,这只股票的跌幅就从此前的每天10%限制为5%,可以跌慢一点。财务造假冲击
直到6月18日终于发出了迟来的年报,亏损46.61亿元。看到ST康美财务巨亏,王木已经心灰意冷,“股票已经掉到了2元多,还怎么上涨”。她终于决心清仓。晚了一个多月才发出的这份2019年年报,仍然先天不是保留意见。
算不清楚亏损金额、审计机构也无从判断,让投资者心灰意冷的2019年,ST康美到底发生了什么?2019年4月29日,证监会调查结果发布前,康美药业公告称由于财务数据出现会计差错,货币资金多计入299亿元。“虚增近300亿元”的消息震动资本市场。18天后中国证监会公布调查进展:不止2017年,康美药业在2016至2018年财务报告中,均存在重大虚假。一年后证监会公布的消息显示,康美不止虚增了299亿元,总计虚增货币资金达到887.1亿元。面对康美药业的巨额财务造假,“不可思议”,是所有投资者的第一反应。上述关注康美药业十几年的投资人直言,没指望市场上都是好公司。但是这么大规模的财务造假,“我觉得自己被骗了,对他们撒谎的底线没有预期”。财务造假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单一一个项目出现问题。证监会最终认定,2016年至2018年,康美药业虚增巨额营业收入、虚增货币资金、虚增固定资产;同时,公司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这两项问题导致康美药业披露三年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上市公司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处理财务”,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邓勇解释,比如一家公司的经营效益并不好,需要在限定时间披露财务报告,又要融资。如果披露真实的财务状况,会影响股民的信心,影响融资。这样的话,有些上市公司会抱着“赌徒”心态,用一些手段掩盖财务问题。在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2016-2018年,公司仍然融资不断。比如,2017年度,康美药业发行交换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债等。2018年度,公司发债仍在持续。一位康美药业股票投资者与马兴田同为广东普宁人,对他的成功故事颇为熟悉。“家乡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他”,这位投资者告诉《财经》记者,“我们能看到他开设的中药材市场等,都觉得没问题,没想到背后竟然有这么大数额的财务造假。”证监会对康美药业的定性是:“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欺诈行为,践踏法治,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生态。”“这个措辞是相当严厉的”,一位行业内人士认为,康美药业的做法太嚣张了。康美的操作,大约是没能行为移送司法机关。此前,实际控制人马兴田夫妇已分别被处以90万元的顶格处罚,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对于每个月工资仅一两千的王木来说,结果压在心上,透不过气,这些处罚没能让她觉得好过一些, “我不敢和其他人讲,原本这些钱,是留给儿子以后买房,或者用在学业上,现在都没有了”。还有希望吗?
王木的生活必须继续。清仓ST康美的股票后,她强迫自己接受290万元的积蓄真的化为乌有。她将希望落在了索赔诉讼。这些在康美可索赔。但各地计算赔款的标准不同,最终赔付的金额可能不会让投资人满意。告诉《财经》记者。想拿到赔款,得先熬得住时间。“有时候,甚至需要几年时间”。徐劲说。王木投资股票的思路是从巴菲特所写的书中开始的,“投资要找潜力股,并长线持有”,经历这一遭后,她对这些完全不信了。另一位投资者更为决绝,几天内,将过去20年投资A股市场的千万资金全部收回,“我不投了”,他对《财经》记者说,“这件事后,我对这个市场彻底失去了信任。”A股市场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邓勇这样形容操作财务时,上市公司负责人的心态“是一种赌的心理,根源是不诚信”。在邓勇看来,康美药业的涉资金额巨大。从监管的角度,也有“枪打出头鸟”的效果,“给其他公司以震慑”。据证监会官网披露和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统计,2020年开始,截至6月21日,包括ST康美在内,已有9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处罚。另有5家上市公司收到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违规行为涉及财务造假。2019年,证监会累计对22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立案调查,对18起做出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移送6起。“如果监管部门下决心调查,再隐秘的造假行为,也会露出蛛丝马迹”,上述行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更多情况还是事后监管。上市公司屡次发生财务造假,也在提醒监管部门,需创新模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监管机制。此前,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公开提及,推动监管转型,继续加大“有奖举报”力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伴随着马兴田、许冬瑾等多名高管辞职,从被人看好的“白马股”沦为ST股,康美药业该何去何从?上述行业内人士分析,伴随着市场竞争,国家政策的调整优化,中药行业肯定会迎来一场大洗牌。“造假事件后,对企业的声誉损伤很大。现在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业务”。半年过去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