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及其管理机构,在设立之初亲民爱民,时间一长就慢慢变味了,变成“大恐龙”了,最后导致整个社会陷入虚无和恐惧。卡夫卡的小说《城堡》深刻揭露了这一可怕现象。《城堡》写得很玄乎,不太好理解。先举个例子来预习一下。
你投入上百万资金炒股,自认为是证券公司的客户、是股份公司的股东。请问你参加过股东大会吗?你行使过权利吗?你跟股票交易所的管理者有交流吗?曾接触到一个交易员吗?你知道公司和交易所内部的情况吗?你被坑了有地方投诉吗?你亏得一塌糊涂,有人给安慰给说法吗?这一切都没有!
股票市场原本是替人理财,股民是主人,证券公司是仆人,但是,最后变成一个巨大的怪物,非常神秘、非常冷漠、非常残酷,专门洗劫股民的财富。你却孤苦无告。
有了这个预习,再来看看《城堡》的故事梗概。主人公K是一位土地测量员,他接到通知,到城堡下属的一个村子搞土地测量。因为没有身份证,村民拒绝接纳他,他无法开展工作,甚至不能入住旅店。他只得按村民的指点去城堡开证明。城堡很大,很多机构,很多官员,而且很忙碌。他打听不到找哪个部门开证明,找不到管事的官员。他回来问村民,村民都说不清楚。
城堡经常有官员来村里吃喝玩乐,K找那些来村里的官员,也打听不出,他只好给城堡写信,尽管不知道具体接洽部门,他坚持写信,却一直没有接到回信。他还发现,村民对城堡的官员非常害怕,对官员的胡作非为从不敢指责,更不敢反抗,甚至连议论都不敢。
有一次,一个官员想嫖宿某位少女,遭到少女拒绝,官员怀恨而去。全村恐慌,纷纷指责女孩及父母招惹了官员,女孩父亲是个鞋匠,原来生意红火,现在村民都疏远他,鞋店登时无人上门,可怜的鞋匠只好去城堡求情,但找不到那位官员,也不知道那位官员在哪个部门,只好在路边等待,寒冬来临,鞋匠冻死在路边,也没等到那位官员。主人公K也同样凄惨,最后贫病交加而死,才收到城堡的一封回信:同意他在村里搞土地测量。
整个故事就象一则寓言,作为社会管理机构的城堡,巨大、神秘、冷漠、令人恐惧、威胁无处不在。无论村民怎样努力,都无法接近它、了解他,只有惶恐不安和孤苦无助。
联系我们身边的事例,网络就是一个大“城堡”。网络公司发明各种平台是方便交流,现在看来,网络真的象一张“天罗地网”。掌握你的个人信息,对你的隐私、你的偏好、你的行踪了如指掌、时时监控,让你无处逃遁。但是,它的内部运作,有几人能搞得清楚,谁在掌管它?谁在负责?你的信息被屏蔽,找谁投诉?你的业务被封杀,找谁赔偿?给你造成的无奈、无助和恐惧,不正象卡夫卡所虚构的那个城堡吗?
还如,xin访体制也是一个大“城堡”。老上访户都深有体会,庞大的官liao机构就象那个巨大的城堡,使人无法进入,进入了找不到负责的官员,找到官员也无法沟通、无法办事,真的象那个鞋匠一样徒劳无功地反复上告,白白地消耗生命,直到凄惨地冻死,都没有等到官员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还如,预情妨控机制更象一个“大城堡”。不明不白赋了码,无处投诉,难以解码,让人人惊恐不安、生活乱套。检出无症状的yang性,立即隔离,邻居朋友敬而远之,就象那个受到侮辱和伤害的鞋匠一样孤苦无助。
卡夫卡通过这则寓言,警醒人们在机构、制度设计上要特别小心,防止对人的冷漠,防止人性的迷失、自由的丧失。切不可作茧自缚、害人害已。
— THE END —三审 | 邓寒鸣二审 | 唐为一审| 肖骁编辑 | 贺琳茜声明:“居安法苑”愿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理性思辨,兼容并包"的思想平台,所发的文章,均为作者一家之言,不代表“居安法苑”的所持立场,如有不同观点,欢迎大家来稿探讨,“居安法苑”将根据来稿质量,优先安排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