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A股利好消息不断。

01 消费市场强劲增长

从假期首日数据来看,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已经显现出一些乐观迹象。

据央视网数据,“五一”假期第一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8亿人次,比2019年“五一”假期首日增长15.9%。其中,铁路客运量预计2040万人次,公路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57亿人次,水路客运量预计90万人次,民航客运量预计超211万人次。

伴随着出行人群的增多,全国各地景区陆续迎来游客高峰,聚焦全国4A和5A级旅游景区,节前一周及假期第一天的整体游客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 多家平台的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古镇文化类景区受到游客关注,乌镇、南浔古镇,西塘古镇等旅游搜索热度上涨超200%。

电影行业也一片“欣欣向荣”。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024年5月2日12时,“五一档”新片总票房已达5.39亿元,仅次于2019年的6亿,2021年的4.57亿,而从场次来看,刷新了中国影史“五一”档首日场次纪录。

除此之外,五一假期期间 正值烧烤旺季,各地都在为家庭聚餐、游客尝鲜准备食材。

根据运满满冷运数据, 最近一周,小龙虾的运输量同比暴增了7.5倍; 牛肉的发货量同比增长五成以上, 货运量增长较快的还有烧烤的必备伴侣——啤酒和毛豆。 啤酒的运输量环比增长了14%,而毛豆的环比增幅更是达到1.5倍。

这些数据点共同描绘了一个充满活力以及烟火气的五一假日经济图景,居民出行意愿强烈,消费热情高涨,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02 摩根大通上调A股两家银行评级

此外,市场还传来一个让人意外的利好:摩根大通将A股上市的兴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评级从低配上调至中性,因收入和盈利前景改善。

摩根大通在报告中表示,预计兴业银行核心收入趋势的稳定将导致每股收益和股息增长的可见度更高;预计浦发银行未来不良贷款滑移率和减值准备将下降,利润增长将较往年更加稳定。将兴业银行目标价上调至16.10元;浦发银行目标价上调至8元。

从业绩端来看,根据浦发银行披露的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53.28亿元,同比下降5.72%;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影响后,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4.90亿元,增长3.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21亿元,同比增长10.04%。

兴业银行2024年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77.51亿元,同比增长4.22%,实现拨备前利润435.40亿元,同比增长7.23%,实现净利润243.36亿元,同比下降3.10%。

可以看到,浦发银行一季度业绩正明显转好。放大到整个行业来看, 银行业整体的利润增长或已经进入底 部区间,盈利的稳定性将逐步体现。

东兴证券观点指出,当前利率中枢趋势性下行之下,板块高股息配置价值仍突出。 从行业基本面看:

(1)规模方面,在房地产销售持续低迷背景下,预计行业信贷新增结构仍将呈现对公强、零售弱特点,各类银行规模增长延续分化,国有行和部分区域行增速有望保持领先。

(2)息差方面,资产端存量和增量定价继续下行,负债端存款到期重定价红利亦会逐步释放,根据测算全年息差收窄压力或好于上年,且下半年收窄压力好于上半年。

(3)资产质量方面,房地产领域不良风险暴露或行至中期,近几年持续压降存量、拨备计提充分、叠加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发挥作用,风险较可控;地方政府平台风险或逐步体现为相关资产利率下调,以时间换空间缓释压力。

03 新能源车企披露4月成绩单

5月1日,国内主要新能源车企披露4月销量或交付量成绩单。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和流量战裹挟下,新造车企业4月表现各异。

鸿蒙智行全系4月交付新车29632辆,蝉联中国新势力品牌月销量冠军。

理想汽车4月交付25787辆汽车,同比增长0.4%。

蔚来汽车4月交付20辆新车,同比增长.6%。

零跑汽车4月交付达15005台,同比增长72%。

小鹏汽车4月交付9393辆汽车,同比增长33%。

小米汽车4月交付7058台,截至4月30日,小米SU7锁单量达88063台。

哪吒汽车4月交付量为9017辆,同比下滑18.6%,环比增长7.8%。

极氪汽车4月交付16089台,同比增长99%,环比增长24%。

岚图汽车4月交付4003辆,同比增长20%。

广汽埃安4月销量达到28113辆,同比下降31%。

上汽通用汽车4月新能源车型交付8762辆。

吉利汽车4月汽车销量153267辆,同比增长39%;纯电动汽车销量30892辆,同比增长16%。

比亚迪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45辆,同比增长49%。

长安汽车4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5.17万辆,同比增长超129%。

值得注意的是,5月1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一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导企业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促进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技术研发创新,提升整车和零部件标准化集成化水平。促进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加快落后企业和产能退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化重组。同时,中国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欢迎全球汽车企业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和产业链体系,共享新能源汽车发展成果。

二是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快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落实,依法依规通过财税等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以旧换新行为予以支持,更好满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公路沿线、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快充为主的公共充电设施,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节假日充电保障能力。

在业内看来,在政策推动下,汽车报废量空间较大,因此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本文源自网上信息


刚刚,又有重磅数据出炉!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