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DeepSeek生成
4月20日,重庆。有市民在永辉超市(重庆江北区-金源时代店)购买标价7.96元的商品,结账时发现被收取8元,遭到超市反向抹零。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另一位市民发帖称自己于4月20日在永辉超市(重庆渝北区-红叶路店)购买标价11.55的开心果,小票显示实收11.6元。两张小票的下方标注“分币凭小票当月内到服务台积零换整”。
针对永辉超市“反向抹零”事件中消费者如何维权索赔的问题,结合法律依据与实务操作,以下为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法律定性:反向抹零属于价格违法行为
1、违反《价格法》第十三条
商家在标价外强制“五入”多收分位金额,构成“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的违法行为。典型案例显示,江苏某超市因多收0.04元被罚款2600元,广西某超市因多次反向抹零被罚2.6万元。
2、侵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权益
知情权:未在标价签、收银处公示“四舍五入”规则,剥夺消费者知情权。
公平交易权:强制多收分位金额属于变相加价,破坏交易公平性。
3、行业惯例≠合法合规
永辉以“分币流通困难”为由辩解无效。成都、济南等区域门店未执行该规则,证明其行为属区域性管理失当,非行业普遍做法。
二、消费者维权四步策略
第一步:固定证据
核心证据:购物小票(显示标价与实际收款差异)、电子支付记录、商品标价照片/视频。
补充取证:要求收银员演示结算流程并录像,确认系统自动“五入”规则。
第二步:现场协商
立即主张权利:结账时发现多收,当场要求退还差价。若遭拒,联系值班经理并录音留存沟通记录。
第三步:行政投诉
监管介入效果:市场监管部门可调取收银系统数据核查,确认违法后责令退款并处罚款(违法所得5倍以下)。
第四步:司法救济
民事诉讼
若协商、投诉未果,向法院起诉主张:
退还多收金额(如0.04元);
三倍惩罚性赔偿(不足500元按500元计)。
举证技巧:提供监管部门处罚决定书或调查结果作为关键证据,驳斥商家“系统设置”借口。
三、特殊情形应对
小额多笔累积维权
若长期遭遇反向抹零,汇总多笔交易记录(时间、商品、差价),形成量化证据链。
参考案例:某火锅店因234笔交易多收72.3元被处罚,消费者可联合发起集体诉讼。
商家拖延策略破解
寄送《索赔催告函》至永辉总部,限定5个工作日内解决,保留EMS回执作为诉讼证据。
注意3年诉讼时效,建议1年内启动程序以防证据灭失。
四、行业警示与消费者提示
商家合规建议
升级收银系统,采用“动态抹零”技术(如杭州某系统按总金额智能抹零),平衡双方利益。
明示结算规则:在价签、收银台张贴“分位四舍五入”说明,保障知情权。
消费者注意事项
警惕“零食代替找零”:此行为同样违法,可依据《人民币管理条例》主张权利。
主动核对账单:养成结账后即时核对习惯,尤其现金交易时确认找零金额。
五、结语
永辉事件折射出零售业“分角之争”背后的商业伦理危机。消费者需秉持“分角必争”态度,通过“证据-协商-投诉-诉讼”递进维权,既挽回损失,亦推动行业规范。正如扬州某糕点店因多收0.04元被重罚的案例所示,法律的刚性约束是维护市场公平的基石。唯有消费者积极行动,方能遏制商家“算计式”经营,重建诚信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