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炒作了一个月的垃圾股,结果发现,事情不是这样的,游资选择推倒重来,跌停板上,躺着一堆曾经的“创投概念”股。

背景

10月下旬后, 关于“政策底”的讨论逐渐增加,在股市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中,民企“纾困”政策短暂降低了高杠杆违约、股权质押的风险,极大改善市场情绪。

上证指数于10月19日从2449点开始反弹,反弹强度从指数来看并不强,但这一个月以来垃圾股很多都翻倍了。

沪指、恒指10月底开始与标普指数脱钩

但这家叫“博天环境”的公司,却让这一切都裂开了一个口子。

11月14日博天环境获得江苏银行北京分行首批贷款5000万元,而且还有一笔5000万元贷款也将于近期发放。

11月20日,博天环境发布公告,公司第二大、第三大、第四大股东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1.35%。

舆论哗然。

11月22日,金融记者曹山石曹磊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则消息:民营上市公司纾困投资基金方案,其中最后一条称:

会议记录

开运:政府用1亿纳税人的钱帮忙纾困,散户用真金白银连拉7根阳线,股价反弹40%危机解除后,换来的确是大股东清仓减持,套现20个亿。

吃相太难看,这是典型的杀贫济富,这种类型的企业家或许本来就没想继续经营不该救,甚至上市就是为了套现的!

招财:但是,只要他没有违规减持,我们也最多只能对他发出道德谴责!许多看起来风光的事,其实风险很大,失误率也高,一次失误后果就很严重。

要怪也只能怪规则制定者当初就缺少了一些限制条款,如果有谁因为追逐PE50倍以上的而不小心中弹,那也只能愿赌服输。

万福:监管层发了问询函,对一些问题要求回复,这三家股东立刻承诺6个月之内不在二级市场减持。这里又有人会说监管层既当裁判又当选手。

这个市场里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有自身利益的,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都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机构想减持,他们是经济层面的理性人,三家创投股东,之前被迫坚守是因为市场承接盘不够力度,现在市场情绪有所好转,他们坚信面子没有里子重要,虚名实利二选一的题根本没什么好犹豫的,所以出现了这种“背叛”行为。

招财:只是这样就把自己放在了监管层、散户的对立面。

开运:国家想救场,你们却想缴械投降,这种不把别人的利益当回事的行为,肯定会引起反噬。最终“裁判”赢了,这次我站“裁判”,也证明咱们的市场,“裁判”的力量依旧十分强硬。

万福:但是曹山石那个文件发出来,大家认为,这可能会成为市场的常态,情绪一下子就下来了。但从条件要求上看,其实监管层也有在刻意规避之前的那些规则漏洞,各方面条件都趋于严格。

招财:其实,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只要依法依规,符合既定程序,就可实施,即便是清仓式减持亦如此。至于减持方式、减持周期和减持规模则是技术性问题,减持期间是否存在纾困、回购等激励性措施,也只是程序安排问题。

6个月后,博天环境三家股东是可以减持的,可能到时候又会引发新一轮的争议,但这也是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说到底,上市公司自身的成色水准才是决定股东是否减持的最重要因素。

开运:政府现在的做法也不是长久之计。短期可以,长期作用有限。

短贷长投才是这次民企困境爆发的导火索,但根本症结在于企业家自身经营素质有待提高,比起解决融资的问题帮助小微企业减税更为重要。

如果一个企业盲目发展快速扩张,总会留下隐患,如滴滴乐视等,短期的纾困是给企业打了一记“肾上腺素”,但并不能真的彻底解决企业的困局。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意识到企业获得纾困贷款,并不能作为投资的指南针,更应该注重的是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否负重前行,毕竟贷款也是要还的,实实在在赚到钱才是真本事。

万福:说到底,到最后还是要自己救自己。

会议观点

招财:上市公司自身的成色水准才是决定股东是否减持的最重要因素。

开运:如今之计不能长久,根本症结在于企业家自身经营素质有待提高,比起解决融资的问题帮助小微企业减税更为重要。

万福:业绩才是股价上涨的驱动因素,做业绩股的思路是没错的,100年都不会变。

会议小结

投资者解救了那些濒临爆仓的大股东,但自己却吃了哑巴亏。今天游资就是被消息吓懵,连续两天交易前二十都是游资主场,游资一撒手,市场就崩了。

短期创投的情绪肯定会受影响,不会那么快恢复,但是很多指数型个股却岿然不动,顶多是个震荡,也说明机构基本处于“不动”的状态。

纾困行情不会轻易结束,游资已经选择推倒重来,但机构还没有任何动静,一切都需要过程。

熊市里本身可以折腾的时间时机就不多,在缺乏大主题的时候,要肯管住手休息,等待机会来临时,一击即中。

如果你对本次话题有任何想法,非常欢迎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们深入讨论。


博天环境错了吗?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