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观点持续推送!

新时代证券 宏观团队

刘娟秀(分析师)证书编号:S0280517070002

邢曙光(分析师)证书编号:S0280520050003

研报发布日期:2021年04月11日

正文

通胀风险溢价之谜

将资产价格和宏观经济联系起来,一直是个很大的挑战,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但是用CCAPM来解释债券收益率,存在着通胀风险溢价之谜:第一,模型暗含的通胀风险溢价正负值是个谜;第二,模型依赖过高的通胀风险溢价。

一个分析利率的基准CCAPM模型为:

i=r+π+Cov(m, π)

其中,i、r、π、m分别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胀预期、随机贴现因子。Cov(m,π)即为通胀风险溢价,由随机贴现因子和通胀预期的协方差决定。最简单的随机贴现因子是消费边际效用的函数。消费增速上升,消费的边际效用下降,随机贴现因子变小。如此,CCAPM模型可以写为:

i=r+π-αCov(△C, π)

其中,△C表示消费增速;系数α>0,和风险厌恶程度有关。通胀风险溢价取决于通胀和消费增速的协方差,以及风险规避系数。一般认为,通胀波动越大,通胀风险溢价越高。这种观点忽视了通胀和消费增速的相关性是正的还是负的。

通胀和消费增速正相关时,通胀风险溢价可能为负的。当需求冲击导致经济衰退时,消费增速下滑,通胀下降,居民愿意持有债券而索取负的通胀风险溢价,而且风险厌恶程度越高,通胀风险溢价越小。通胀风险溢价为负是有经验研究支持,比如次贷危机之后的美国债券市场。当经济复苏时,消费增速上升,通胀上行,通胀和消费增速依然正相关,这意味通胀风险溢价仍然为负。这不符合事实,即存在通胀风险溢价之谜。也就是说存在消费之外的因素影响随机贴现因子,需要引入其他因素才能解释,需求冲击下负的通胀风险溢价如何缩小甚至转为正值的。

如果通胀和消费增速是负相关,比如供给冲击时,债券是风险资产,通胀风险溢价为正,且通胀波动及风险规避系数越大,通胀风险溢价越高。但是为了符合现实,模型中通胀风险溢价过大,这需要过高的通胀波动率或者风险规避系数,此乃通胀风险溢价的另一个谜。为了降低通胀波动或者风险规避系数的贡献,也需要引入其他因素。

引入新因子的CCAPM模型为:

i=r+π-αCov(△C, π)+βCov(V, π)

V是影响随机贴现因子的其他因素。潜在的新因子包括时间偏好、消费习惯、劳动力市场摩擦、工资粘性、罕见灾难、再评估风险等等。但是这些因子都不是很完美,要么仍严重依赖消费增速和通胀的正相关关系,不能解释通胀风险溢价的第一个谜;要么不能产生足够大的风险溢价,不能解释通胀风险溢价的第二个谜;要么表面上能解释通胀风险溢价的两个谜,但是不符合其他事实。

相对而言,金融中介因子的解释能力可能更强一些。V代表金融中介的资产边际效用。货币政策会影响金融中介的流动性风险、期限错配风险及其他风险,进而导致金融中介持有资产边际效用的变化。这不依赖于冲击的类型。当通胀上升,存在货币政策收紧的风险,金融中介持有资产的边际效用上升,但是通胀会导致债券价格下降,此时债券对金融机构而言是风险资产,需要正的通胀风险溢价,βCov(V, π)为正,即使-αCov(△C, π)为负,仍能产生正的通胀风险溢价。当通胀下降,债券价格上升,由于货币政策宽松,金融中介持有资产的边际效用下降,此时金融机构依然对债券索取正的通胀风险溢价。

将居民和金融中介的行为结合起来,便可以合理地解释通胀风险溢价的波动。不管是正的还是负的供给冲击发生时,-αCov(△C, π)与βCov(V, π)都为正,整体通胀风险溢价也为正。负的需求冲击导致经济衰退时,-αCov(△C, π)为负,且起主导作用,通胀风险溢价可能为负。随着需求改善,-αCov(△C, π)逐渐缩小,βCov(V, π)逐渐上升,负的通胀风险溢价逐渐向0回归。如果经济进入繁荣、过热阶段,通胀风险溢价会转为正的。

次贷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空间受限,需求冲击的影响加大,加之安全资产的需求增加,通胀风险溢价下降,并降为负值。特别是疫情发生之后,通胀风险溢价进一步下降。不过,随着经济修复,通胀回升,风险规避情绪也有所缓和,通胀风险溢价上行。

对当前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进行分解可知,美国未来10年平均短期实际利率为0,通胀预期为2%,实际期限溢价为-0.16%、通期上升了40个基点,贡献率为30%;通胀风险溢价上升了25个基点,贡献也不小,贡献率为20%。

中国和美国不同。虽然中国的通胀预期、通胀波动,特别是PPI增速,经常高于美国,但是它们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弱于美国。中国金融市场还有待完善,居民不经常根据通胀预期进行消费、储蓄,民企融资受限、国企存在预算软约束,它们也都很难根据通胀预期进行融资。最终,中国通胀预期、通胀波动对债券收益率波动的贡献弱于美国,中国债券收益率主要是受货币政策影响。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利率的不断市场化,通胀预期及通胀波动对中国债券收益率的影响也会增强。

国内高频数据观察

生产指标回升。上周,高炉开工率停止下滑,上升 0.42 个百分点至 60.36% ,汽车全钢胎与半钢胎开工率分别上升 0.19 、 0.42 个百分点至 78.31% 、 73.93% 。不过,全国 100 家焦化企业开工率下滑 0.53 个百分点至 70.28% 。

商品房销量下滑。上周, 30 大中城市商品房周成交面积为 48.98 万平方米(前一周六至周五为计算周期),较前一周 63.04 万平方米有所下降。从同比数据来看, 30 大中城市商品房周成交面积同比上涨 48.96% ,其中一二三线城市分别同比增长 26.48% 、 78.83% 、 24.50% 。

食品价格下降。上周,28种重点监测蔬菜价格环比下降4.4%,7种重点监测水果价格环比下降0.91%,猪肉批发价环比下降6.45%。WTI原油价格环比下降3.47%,布油价格环比下降0.93%。

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上周,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 100 亿元 ,但月初资金宽裕,货币市场利率下行, DR007 、 R007 分别下降 18.1 、 30.8 个 BP 。

人民币汇率升值。上周,美元指数上升0.88%至92.18,欧元、日元、人民币兑美元分别升值1.19%、0.93%、0.23%,英镑兑美元贬值0.9%。

风险提示

模型存在误差

END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上述规定,新时代证券评定此研报的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因此通过公共平台推送的研报其适用的投资者类别仅限定为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3、C4、C5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3、C4、C5的普通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本研报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分析师声明

负责准备本报告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分析师或工作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关于任何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分析人员的个人观点。负责准备本报告的分析师获取报酬的评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客户的反馈、竞争性因素以及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收益。所有研究分析师或工作人员保证他们报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具体的推荐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新时代宏观】通胀风险溢价之谜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