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佐谈价值】如何理解“深度”价值投资
注:本文最先于2013年8月15日发表在本人博客上,后被网友大量转载。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本人凝练保守投资思想,树立了自己保守型深度价值投资风格的阶段性总结。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今天,再次回望股灾两年来的经历,完善旧文,审视自己、鞭策自己、提升自己。
在多年学习巴菲特、芒格、彼得·林奇、沃尔特·施洛斯、塞斯·卡拉曼等价值投资大师之后,老佐总试图寻找价值投资中的精髓部分,然后进行适度地简化、量化,经过不断升华认识,直到最终能比较明确地找到可以具体实施的投资策略。
琢磨了几年,终于找出这么几个关键词:保本、安全边际、不可预测、成长、逆向思维、公司治理、保守、壁垒、长持、消费股等等。但是,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投资策略囊括以上全部呢?
首先,老佐给这样的投资形式叫“深度价值投资”。
深度价值投资,就是在经过苛刻的基本面审查和足够的安全边际基础上,配置投资组合。
首先是选股要严格,要尽量满足“高、广、简、小、新、尖”的要求:
高:分红要高,要有较高股息率。常年高股息检验了公司的经营能力和对股东的重视程度,常年高股息的企业,其股票必然包含两个因素:行业地位突出,经营管理出色。高股息率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广:产品用途广泛。虽然可能是小企业的产品,但是要是符合人们生活消费水平日益增长需求的必须品,只有这样的企业能够维持长久成长。因此我们会从吃、穿、药、用等大消费中,深选第一或唯一的企业。
简:产品单一、简单,易于普通投资者理解。简单的产品能够使企业更专注地经营,简单的生活必需品远比科技含量过高的复杂多变产品更容易获得成长,生产简单产品的企业更容易被我们普通投资人所理解和分析。
小:即为小市值、“小”产品的企业。小能长大的概率远比大能变得更大的概率大,小产品有大前途。
新:只有不断追求创新,包括管理创新,技术不断完善,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营销模式的创新,才能使产品更贴近广阔市场,企业从而获得不断成长。
尖:即为行业龙头或细分行业中的隐形冠军,这样更易快速占尽成长先机。
除了这些具有深度价值的“小型”企业,老佐也经常配置大蓝筹,但是配置大蓝筹要更苛刻:
1、稳。常年稳定的业绩及分红,考察尽可能时间长一些,比如有8-10年以上的稳定业绩和不间断分红,而且稳定的较高比例分红,最好企业有激励或是分红承诺,分红和常年业绩尽量呈缓慢上升通道或略微波动的状态之中,尽可能不要找业绩上蹿下跳的行业企业。
2、高。必须有更高的股息率要求,大致是7%左右以上。或有5%以上股息率但业绩增长明确。因为大市值企业基本上都是发展较成熟企业,成长空间被限定,我们需要用更高的股息率来做补偿。
3、低。更低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从历史走势上来看,一般市净率要求的1倍左右以下,市盈率大致在10倍之下。
以上是企业基本面的深度,另外还要寻找价格的深度。
价值投资大师们都主张:“在市场或企业短暂困境下,买那些具有稳定经营特性的优秀公司”。其实就是在“市场都欠我帐的时候买入”,那么,深度价值的意义就是市场的非理性恐慌大幅下跌造成了事实上的企业股票价格扭曲,严重偏离了价值时候,我们伸手捡拾掉落在地上的金条。
比如,我在市场陷入极度恐慌的时候买入了这些具有稳定经营特性的优秀公司:
第一低估之后,市场欠我价值回升的帐;
第二稳定之后,企业有成长基因,有向上进取心的优秀企业必定欠我个不断成长的帐;
第三,牛熊轮转,产品价格轮回,未来又欠我牛市合并经济高涨的戴维斯双击的帐。
市场的三重欠账就是未来tenbagger(十倍股)的基石。
最后还有深度的仓位配置。
拿着股票等待上涨和拿着钱等待股票下跌其实是一样难。为了避免“钱到用时方恨少”,老佐通常会保留大量的现金,同时依靠高股息分红获得现金流,耐心等待市场出现非理性恐慌大幅下跌的好机会,然后以“好的价格”介入具有深度价值企业,坐收上市公司和“市场先生”的双重馈赠,实现戴维斯双击下爆发的巨大能量!
以上几点已经融入了老佐的内心深处,唯有深刻、深度,刻骨铭心才可能化繁为简轻松投资。
据老佐自己统计,由于中国股市波动比较大,每三年就可以遇到红利股的深度价值,每五年就会有深度价值企业股价至少翻倍以上的机会。随着未来公司治理进步和监管部门的鼓励,上市公司分红比例或有增加,这一定是深度价值的福音。
记住,好的投资,达到一定境界,就是一种好的习惯。因此,以上研究主旨是试图揭示一种思维模式,用来脱离算命式的预测或短期投机。
如果明白深度价值投资的全部意义,你的所有行为就会自然而然转换到与大众情绪的相反的一面去了,并且很习惯地、很敏锐地去运用大众的错误来为自己赚钱。
作者:北京厚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延昆
点个广告支持一下吧,迅速返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