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药用动植物种养殖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是中医药行业的骨干企业。
在人参方面,公司拥有优势的人参库存,也有着丰富的人参深加工产品。公司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紫鑫”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吉林省著名商标。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为中成药与人参产品。
2023年4月29日,中准会计师事务所向紫鑫药业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2022年度审计报告。
同时提醒报告使用者注意:1.紫鑫药业公司财务报表列报的与已知诉讼相关费用形成的预期负债1518.4万元。针对诉讼事项的相关费用,公司未指定专门部门或人员进行统一专项管理,无法实时掌握集团涉诉事项相关费用数据,进而影响与诉讼相关费用数据形成的预计负债的准确列报。
2.紫鑫药业于2022年12月31日公告逾期银行债务本息合计约为45.89亿元。审计过程中经过逐项核对确认,发现大股东应对本公司债务担保的质押股权被银行执行以及公司子公司吉林紫鑫金桂药业有限公司名下不动产被以物抵债,而应当减少的银行债务约1.9亿元仍列报在逾期银行债务总额中。
该信息表明紫鑫药业公告信息与实际数据存在重大差异。公司在公告前的相关控制未能发现。
截止2023年4月29日,紫鑫药业董事长、董事、董事会秘书、监事会监事、生产副总先后辞职。独立董事有3人也已提交书面辞职报告。
紫鑫药业现无董事长,董事会暂由副董事长主持。
2023年5月11日,紫鑫药业财务总监辞职,同日聘任了新的财务总监与生产副总经理。
2023年5月29日,公司将召开2022年度股东大会,将选举4名新的非独立董事与新的3名独立董事。
看到以上这组数据,大家有什么想法?这是不是在A股上市公司中,基本上也是很少见的“奇观”?
2022年度紫鑫药业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11.89亿元,公司实现税后利润为-8.825亿元。
累计欠付职工薪酬8977万元、欠付各项税金及滞纳金9500万元、逾期借款22.36亿元。
而公司被查封固定资产净额为5.16亿元,生产经营持续处于断续状态。
2021年10月19日,公司第一大股东敦化市康平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国药兆祥(长春)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兆祥)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康平公司将其持有的所有紫鑫药业股份对应的投票表决权等相关权利委托给国药兆祥行使。国药兆祥为紫鑫药业的控股股东,合计拥有表决权数为1.685亿的股份,占股本总额的13.16%。
但是,随着康平公司持有紫鑫药业全部1.685亿股份累计被质押、被司法冻结、被强制执行。国药兆祥在紫鑫药业的控股股东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2022年12月23日,康平公司在与工商银行柳河支行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持有紫鑫药业无限售流通股700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4655%,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数的41.51%)被法院强制执行抵偿借款,划归给申请执行人工行柳河支行。
截至2023年3月31日,紫鑫药业第一大股东为康平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数为9859.8万股,持股比例为7.698%。原持有股数为1.685亿股,持股比例为13.16%。第二大股东为工行柳河支行,持有公司股份数为7000万股,持股比例为5.4655%。
而控股股东国药兆祥合计拥有表决权股数减少至9859.8万股,占股本总额的7.698%。而第一大股东持有的9859.8万股份也已被冻结、质押。
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国药兆祥也因涉嫌在限制期交易紫鑫药业股票而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而紫鑫药业及其原实际控制人也早在2022年12月,双双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而紫鑫药业账面价值75.77亿元的存货以及在企业经营都困难的情况下,还能支付7.51亿购买林下参的交易?很难不让审计机构存有疑虑。
紫鑫药业因2022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又因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被实施叠加其他风险。
2023年5月11日,紫鑫药业股票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跌停。股价从1.68元跌至1.24元 ,跌幅26.1%。
2021年11月24日,吉林特伊堂配方食品有限公司以紫鑫药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紫鑫药业进行重整。
紫鑫药业已根据法院下达的《通知书》要求,向法院提报了有关材料,法院至今尚未裁定受理本次破产重整申请。而且破产重整申请至少要需要中国证监会的意见表示和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紫鑫药业欠薪欠税以及数十亿逾期债务本息金额的进一步扩大,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生产经营断断续续,再加之未知金额的起诉与法院的强制执行,紫鑫药业还有未来吗?紫鑫药业里诸多的疑问会有答案吗?紫鑫药业高管“换血”后,就能救活“紫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