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塔财经》最及时有效、中立客观的财经公告和公开讯息解读。
1、*ST丹邦
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遭证监会立案。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4月21日晚间,*ST丹邦(002618)公告,公司股票于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科普】
*ST丹邦从事FPC、COF柔性封装基板及COF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股票名前的ST指其他风险警示,*ST指退市风险预警。
【解读】
梳理*ST丹邦新批违规前因后果:
2021年11月,赶在年报编制工作开启前,*ST丹邦因临阵变更审计机构领到了监管关注函。
2022年1月29日,*ST丹邦发布公告,预计2021年营业收入为1.1亿元至1.2亿元。公司同期净利润虽仍为亏损,但营收却跨过了1亿元的“红线”,保壳意图十分明显。
2022年2月7日,深交所向*ST丹邦发出关注函,要求说明各项财务指标变动的合理性。
对于刚好“跨线”保壳,*ST丹邦解释称,营收增长主要由于上年对存货PI膜计提的减值准备因实现销售并在本年转回,对净利润的影响较大。
2022年2月10日,*ST丹邦再收深交所关注函,深交所对*ST丹邦未与年审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业务合同表示关注。
2022年3月1日,*ST丹邦财务负责人刘强收深交所监管函,因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信勤勉义务。
2022年3月3日,*ST丹邦披露《关于拟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称因旭泰事务所目前对于承接公司2021年年报审计工作的胜任能力不足等原因,拟聘请广深事务所为2021年度审计机构。
2022年3月4日,深交所又向*ST丹邦发出注函,要求说明在短期内两次变更2021年年审会计师的原因。
梳理时间线可以发现,*ST丹邦疑似通过频换会计师事务所,2021年第四季度突击增利试图“保壳”。
在市场人士看来,2022年是践行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关键之年,在从严监管的明确信号下,上市公司通过种种手段规避退市的操作,将是一场“无用功”。
至2021年底,退市新规发布近一年来,共有27家A股上市公司退市,其中强制退市17家。
2、科大讯飞
公司一季度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20.57%。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4月21日晚间,科大讯飞(002230.SZ)披露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6亿元,同比增长40.17%;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20.57%;基本每股收益0.05元。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40.61%;净利润15.56亿元,同比增长14.13%;基本每股收益0.7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
【科普】
科大讯飞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集成。
【解读】
科大讯飞早在4月11日已经披露过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称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6亿元,同比增长40.18%,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21.34%。
科大讯飞第一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投资寒武纪、三人行等亏损1.54亿元,这块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影响。
.16%的股权。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寒武纪下跌33.02%,三人行下跌7.33%。
71%,实现了较快增长。
此在资本市场受到资金关注。
单中标金额呈明显好转,1-2月学习机销量同比上升63%,并且认为公司将在618、双十一等电商节进行更大力度的营销从而带动全年业绩的增长。
3、隆基股份
公司澄清:董事长钟宝申因家庭财产分割办理了证券非交易过户业务,并非卖出交易。
【概述】
户业务,过出公司股票1960万股,本次变动后,钟宝申持有公司股票数量为7025.599万股;本次持股变动原因为非交易过户,并非卖出交易,相关持股变动情况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进行申报。
【科普】
隆基股份是光伏一体化龙头,也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单晶硅片制造商。
【解读】
4月21日,新华财经发布了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持股变动的相关报道,提及“4月6日,隆基股份董事长、非独立董事钟宝申悄悄减持了公司股份1960万股,并于4月8日在上交所网站进行了事后填报,但并未进行披露”。
该媒体还分析“此次减持时间节点敏感,出现在公司可能受到美国光伏调查制裁、被云南省取消电价、子公司起火等事件之后。同时,减持方式并非常规的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由于减持行为没有公告披露,公司或面临监管处分。”
受此影响,隆基股份股价跳水6.32%报62.58元,创下一年来新低。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下跌27.4%。
虽然公司董事长办理的并非减持,但通常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在主要股东准备办理证券非交易过户前,也会提前公告,称股东近期拟进行非交易过户。在一系列利空密集出现后,董事长悄然对大额股份进行过户,却不作公告,难免令人生疑。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隆基股份2021年营业收入46.33亿元,同比增长23.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21.03%。
4、安记食品
五连板安记食品业绩快报:一季度净利润290.93万元,同比下降78.52%。
【概述】
4月21日晚间,安记食品(603696.SH)披露2022年度第一季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下降16.46%;营业利润321.83万元,同比下降79.89%;利润总额321.83万元,同比下降79.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0.93万元,同比下降78.52%。
【科普】
安记食品主要产品包括调味品和大健康食品。其中调味品是主业。
【解读】
安记食品称,2022年一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包括:
春节和泉州新冠疫情的影响,货物出入严重受阻,致使销售收入大幅减少;本报告期内原辅材料继续涨价,致使整体毛利率下降5.41%;受证券市场下跌影响,理财产品的公允价值回撒计提减值。
事实上,2021年,安记食品业绩同样不佳:营收同比增长30.5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06%。
2021年以来,中国各大调味品企业似乎迎来了“寒冬”。
海天味业2021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速度都收获了十年来最低数字,加加食品其公司负责人和监事会主席被计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天味食品营收、净利润双双下降,其中净利润降速超过五成。
据业内人士分析,原因包括:
疫情造成的餐饮行业不景气,对调味品的需求量不如从前;
调味品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迫使各领先品牌加大了品牌营销方面的投入,这样一来获客成本增加,销售费用率呈现上升趋势;
大幅度涨价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造成巨大压力。
不过,近期在大盘低迷的行情中,食品饮料表现强势。4月13日的国常会提出促消费政策,显著带动了食品饮料板块的投资热情。
4月15日至今,股价、市值均较低的安记食品获资金挖掘,收获五连板。
华夏基金策略分析师匡月晴认为,2021年四季度,诸多食品饮料龙头企业提价,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并且重新梳理产品价格体系和渠道利润,考虑不同子行业的提价传导周期和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可以预期部分必选龙头,2022年二季度,营收、利润率指标回升概率较大。
5、珀莱雅
公司一季度净利同比涨44.16%,2021净利同比涨21.03%,拟10转4派8.6元。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珀莱雅(603605.SH)4月21日午晚间公告,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4亿元,同比增长38.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44.16%。营收增长主要系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60%,其中主要为线上直营渠道营收增长。
同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营收46.33亿元,同比去年上涨23.47%;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去年上涨21.03%;每股收益为2.87元,同比去年上涨21.1%;公司拟每10股派发8.60元现金股利(含税),每10股以资本公积金转增4股,不送红股。
【科普】
珀莱雅是国产护肤品龙头,主要从事化妆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解读】
珀莱雅去年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最近6个月,共有40家券商对公司2021年盈利情况作出预测,营业收入的预测均值为46.97亿元,归母净利润的预测均值5.919亿元,公司实际营收46.33亿元,净利润5.76亿元,与券商预测值基本一致。
珀莱雅的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比去年还要好,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60%,去年和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线上直营渠道营收增长。
公司旗下主要有大众精致护肤品牌“珀莱雅”、“悦芙媞”,彩妆品牌“彩棠”,洗护品牌“Off&Relax”,高功效护肤品牌 “CORRECTORS”。除核心护肤品牌“珀莱雅”是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销售外,其他品牌均以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或仅在线上销售。线上渠道通过直营和分销模式运营,直营以天猫、抖音、京东、快手、拼多多等平台为主,分销包括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平台。线下渠道通过经销商模式运营,包括化妆品专营店、商超、单品牌店等。
事实上,珀莱雅2019年全年线上渠道宝石面霜、源力修护精华、红宝石眼霜等新护肤大单品。2021前三季度,公司线上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金额为24.57亿元,同比增长74.25%,占比增至81.85%;同期线下收入持续收窄,金额为5.45亿元,同比降低37.83%,占比18.15%。
线上渠道销售增长伴随的是销售费用的不断提高,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净利润增速,但品牌粘性明显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天猫平台产品复购率已提升至接近30%,预计随着产品复购率的不断提升,销售费用率有望进入下行通道。
光大证券表示,2021年以来公司大单品战略推进效果喜人,红宝石、双抗、源力等系列立足原有单品不断扩充系列、提升影响力,并在安瓶精华形式上成功拓展推出蓝瓶、橘瓶。未来随着产品力持续上行,费用规模效应有望体现、促进净利率提升。
拟10派8.6元,即每持有一手珀莱雅获得86元分红。公司目前的股价是.36元,当前股息率0.47%,基本每股收益2.87元,派息率29.97%。每10股以资本公积金转增4股,实际上是股数增加,股价下跌,市值不变的数字游戏,或利于散户游资炒作,但实际意义不大。
6、会稽山
4天3板会稽山:有关媒体相关文章内容严重脱离实际情形,纯属主观臆测。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4月21日晚间,会稽山(601579.SH)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性公告称,公司近日关注到有关媒体发布了涉及到公司控股股东重整投资人招募事项的相关文章,经公司与精功集团及管理人进一步核实,文章中所称的有部分投资人主体可能成为参与会稽山控股股权的收购方等内容严重脱离了实际情形,无正当依据,纯属主观臆测。公司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注意投资风险,避免概念题材炒作。
【科普】
会稽山主营黄酒的生产、销售和研发。
根据交易所规定,个股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股票交易被中国证监会或者交易所根据有关规定认定为异常波动的,上市公司应当于次一交易日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解读】
梳理时间前因后果:
会稽山控股股股东为精功集团有限公司,后者于2019年9月6日申请破产重整,目前正在向社会公开招募投资人。去年9月30日,会稽山公告称,管理人已收到5家意向投资人(含联合体)的意向报名材料。
4月15日周五,会稽山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司法重整的进展公告》,公告称,精功集团管理人定于2022年4月15日发布《精功集团有限公司等九公司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对意向投资人的门槛要求为:上一年度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00亿元,或者上一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50亿元。
4月18日周一,会稽山涨停。
4月19日,会稽山冲高回落报收3.41%。
4月19日,网络上有文章称:“会稽山重整人猜想:华润?复星?中粮?海天?剑南春?”
4月20日、4月21日,会稽山连续涨停。
在21日的异动公告发布前,4月20日晚间会稽山已经发布股价异动公告,公司表示,2022年4月18日、4月19日、4月2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经核实,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生产经营秩序一切正常,不存在影响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会稽山2021年营业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12.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亿元,同比下降1.81%。
7、外高桥
预计减免租金安排影响公司净利润约2.42亿元。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外高桥(600648.SH)4月21日发布公告,为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减免园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租金,由房产所属企业按两档标准予以减免。
第一档,原则上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收3个月的租金。第二档,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街镇区域内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或按有关部门防疫要求被封控、停业、征用房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全年经营亏损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出具上述任一证明材料,2022年再免除3个月租金,全年合计可免除6个月租金。
经初步排摸,本次租金减免额按第一档标准涉及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1.61亿元,按第二档标准预计为1.61亿元,两档共计减免租金约为3.22亿元。为确保本次免租工作有序、高效实施,董事会授权公司经营层在不超过3.3亿元金额范围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实施操作租金减免相关事宜。
【科普】
外高桥主营区域综合开发和园区集成服务,承担着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外高桥物流园区二期、森兰地区中心等区域的开发建设、招商稳商、产业培育、运营服务。
主要产品是房地产租赁、房地产转让、商品销售、进出口代理、物流、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
【科普】
外高桥披露,本次减免租金安排涉及影响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约为3.22亿元,占2021年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3.68%;预计本次减免租金安排涉及影响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约为2.42亿元,占2021年经审计的归母净利润的比例约为25.77%。
房地产租赁是外高桥第二大主营业务,本次减免租金对公司2022年业绩影响较大。
3月30日晚间外高桥发
事实上,在这之前的2017年-2019年,外高桥业绩增速均呈现“缓增”,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59亿元、8.18亿元和8.75亿元,相应增速仅为5.02%、7.81%和6.99%。
外高桥将自身战略定位为“创新自由贸易园区运营商,全产业链集成服务供应商”,这点可以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可以看出。
2021年公司商品销售业务实现收入23.97亿元,在营收中占比27.52%,是其第一大收入来源。房地产租赁-工业和物流分别实现收入13.19亿元、10.09亿元,占比营收15.09%和11.54%,为第二大主营和第三大主营。
据其年报,2021年公司实施了36个开发投资项目,总投资额13.8亿元。年内新开工项目7个,总面积57.5万平方米;竣工项目7个,总面积25.85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末,持有物业总面积500万平方米。外高桥表示,公司的住宅房地产是为产城融合、打造国际贸易城配套的,主要用于满足开发区域企业人员的居住需求。
8、恒天海龙
公司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89.5%。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4月21日晚间,恒天海龙(000677.SZ)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同比增长56.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79.5万元,同比增长1,089.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876.1万元,同比增长1,543.03%。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2021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外同行产能受限;国内得益于疫情控制得力,行业恢复态势好于预期;国外轮胎、输送带所需的帘帆布订单逐步向国内,国内帘帆布行业自二季度起出现供不应求,产销两旺的局面。
【科普】
恒天海龙主要产品为涤纶帘子布、帆布。用于橡胶轮胎、三角带、输送带、胶管、防弹服、军用软体油罐、渔网和橡胶水坝等产品的制作。
【解读】
1月17日,恒天海龙已经预告过2021年归母净利润6800万元-8600万元,年报披露2021年归母净利润7779.5万元,处于此前预告中值。
润均在百万级别,2021年业绩实现暴增。
去年12月30日,恒天海龙即在互动平台称,产销两旺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恒天海龙2021年业绩暴增受益于全球疫情。
2021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外同行产能受限,国外轮胎、输送带所需的帘帆布订单逐步向国内,国内帘帆布行业自二季度起出现供不应求,产销两旺的局面。
因此,未来随着全球疫情局势缓和,海外复工复产,公司或难以再维持高光。
9、星源材质
公司预计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162%-178%。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4月21日晚间,星源材质(300568.SZ)公告,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62亿元-1.72亿元,同比增长162.01%-178.18%。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产能释放效应显著。
【科普】
星源材质是国内湿法隔膜龙头之一。
锂离子电池隔膜是一种锂电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重要用途是将正负极活性物质分隔开。
湿法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具有较高的纵向和横向强度。目前,湿法生产工艺主要用于生产单层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锂电池上游为原材料资源矿产的开采、加工,上游原材料在中游形成锂电材料,主要为各类化工产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锂电材料应用于下游的锂电池等。
【解读】
受益于湿法锂电池隔离膜的产量和销量持续稳定增长,星源材质2022年一季度业绩表现延续了去年的高增长。公司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实现162.01%-178.18%,此前,公司公告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2.83亿元,同比增长.49%。
星源材质利润主要来源于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的销售,营收占比99%。
中金研报认为,隔膜环节是锂电池四大材料中竞争格局最优的赛道,行业短期供需偏紧价格稳中有升,中长期看龙头企业盈利能力稳定、成长确定性高,是较具投资价值的锂电赛道之一。
根据中信建投预计,2022-2023年隔膜需求同比增长48%/37%,但受制于短期内关键设备供需紧张和设备从预定、交付到调试经历的时间周期较长的影响,未来2年锂电隔膜全行业新增产能有限。具备产能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将深度受益。星源材质后续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1年公司隔膜出货量为12.19亿平,同比增长74%。
为把握行业发展机会,星源材质正加速扩产。3月23日,星源材质60亿元定增募资获通过,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项目。其中,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项目主要生产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可形成年产20亿平方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及涂覆隔膜的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星源材质以外,锂电池隔膜领域的龙头恩捷股份以及多家隔膜企业均加入了扩产队伍。星源材质业务和产品结构相对单一,若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8.61亿元,同比增长92.48%;实现利润总额2.91亿元,同比增长108.3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83亿元,同比增长.49%。
10、石头科技
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净利润14.02亿元,增长2.41%。
【概述】
石头科技(688169.SH)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该公司年内营业收入为58.37亿元,同比增长28.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02亿元,同比增长2.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9亿元,同比减少1.47%。基本每股收益为21.03元。
公告显示,2021年,公司共销售281.99万台扫地机器人,实现销售收入56.05亿元。报告期,研发投入4.41亿元,同比增长67.74%。
2021年,公司智能扫拖机器人G10与T7S系列扫地机器人上市。2021年10月,公司专为商用清洁领域匠心打造的石头商用清洁机器人已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正式“上岗”,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场馆提供智能清洁服务。
此外,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0元(含税)。
同日,石头科技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22.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8.76%。
【科普】
石头科技的主营业务为智能清洁机器人及其他智能电器研发和生产。
【解读】
石头科技在2月25日已经发过2021年业绩快报。本次年报,公司披露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0元,即每手分红210元。石头科技当前一手市值57015元,派息率仅0.37%。
石头科技2021年利润增长远低于收入增长。海外市场影响+高额销售费用,摊薄利润。2022年一季度依然没有改变收入增长、利润低增的颓势。
公司在2月25日的2021年业绩快报中曾表示,由于疫情等因素导致全球运力紧张,出现较多的集装箱滞港、船舶跳港、运输周期不畅等情况,对公司收入增速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2021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境内收入247,330.60万元,占比42.37%,海外市场收入336,374.53万元,占比57.63%。境外业务受海运影响很大。
中信证券陈俊云认为,全球航线价格正在出现边际改善,石头科技2022年有望逐季改善。
国信证券认为,公司2022年在海外发布高端旗舰S7MaxV系列和定位偏大众的Q系列扫地机器人新品,预计将拉动海外收入保持高增长。其中S7MaxV系列共有3款搭载不同功能的产品,顶配版本S7MaxVUltra采用集尘+自清洁+机身自动补水全能基站,搭载LDS导航及AI双目摄像头和3D结构光避障,吸力高达5100Pa,定价高达上千美元,高价格段定位有望对冲原材料和海运的不利影响。
石头科技一度是A股大牛股,石头科技发行价为271.12元/股,至2021年6月,公司股价达到1492元。目前,石头科技570.15元/股。
公开信息显示
发展到平均为80-85%,且石头科技还面临的竞争加剧。数据显示,仅2021年上半年,就有超120家扫地机器人企业拿到融资,累计金额超过100亿元。主营扫地机器人的智能清洁家电品牌“追觅”获得了36亿元C轮融资,成为2021年以来小家电领域规模最大的一笔融资。
11、舍得酒业
公司拟70.54亿元投建增产扩能项目。
【概述】
松塔财经获悉,4月21日,舍得酒业(600702.SH)公告,公司拟投资建设增产扩能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70.54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1,774.11亩,建设工期预计为5年;建成后,公司预计将新增年产原酒约6万吨,新增原酒储能约34.25万吨,年新增制曲产能约5万吨。公告同日,舍得酒业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84亿元,同比增83.25%;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75.75%。
【解读】
舍得酒业2022年1季度延续了去年的高增长。2021年,舍得酒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5.75%。
目前,舍得酒业的产能状况为设计产能6万千升,实际产能4.27万千升。
如果按照1千升白酒质量约等于1吨计算,舍得酒业现有设计产能大约在6万吨左右,实际产能大约在4.27万吨左右。
因此,公司公告增产扩能,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原酒约6万吨,新增原酒储能约34.25万吨,年新增制曲产能约5万吨。”意味着在现有产能基础上大大提升。
不过,建设周期长达5年,即反应到公司基本面上,要2027年或以后。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舍得酒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9.69亿元,同比增长83.80%;实现归母净利润12.46亿元,同比增长114.35%。
免责说明
注:原创不易,新号难为,看完资讯,希望大家能够帮忙关注、转发,谢谢。♡♡♡
信息和数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