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保险经纪人说,瑞幸咖啡自爆财务造假,引发多起集体诉讼,对此瑞幸向相关保险公司提出董责险理赔申请,给董责险来了一波“营销”。现在各家保险公司董责险询价火爆!
公司拟入手董责险,作为搬砖的董办小伙伴,你关注哪些要点?今天咱们唠一唠董责险,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保额与保费
保额越高,保费越贵,但并不是保额越大越好。实践中,要结合公司财务状况、预算情况、同行业上市公司、同体量上市公司等方面,选择适当的保额。
保费是保险公司多维度评估上市公司(如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合规情况、国企还是民企、上市地、上市年限等)给出的价格。
据了解,纯A股上市公司保额一般选在3000万-5000万人民币不等,保费20万-50万元不等。
二、保障对象
当你拿到保险合同条款时,发现董责险保障对象还是比较宽泛的。如果多询几家保险公司,会发现各家界定范围有所不同。保障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1、自然人:过去、现在或将来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以及雇员(有监督或管理职责的所有雇员);在一定条件下,可扩展到退休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董监高的配偶、继承人等。
2、法人: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保障仅限于证券赔偿请求或雇佣行为责任)
有的保险公司只保障上市公司及其董监高、雇员(有监督或管理职责的所有雇员),不扩展至子公司以及其他人员。
当然,保障对象广一点,总觉得安全一些!
三、保障内容
以上这张图比较清晰地介绍了董责险的保障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针对董监高的索赔,保障个人资产
董监高个人因履行职务时的不当行为,遭到第三方赔偿请求。保险公司保障(赔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个人需要赔偿的部分,或需要个人赔偿但公司已代付的部分。
2、由于诉讼或是监管部门调查,(即是为了应对起诉而产生的相关的费用)、调查费用(董监高个人出席针对被保险公司事务进行的调查,而产生的费用)
(二)证券类的针对上市公司的索赔,保障公司资产
当上市公司遭受证券赔偿请求而产生财务损失,保险公司主要保障(赔付):上市公司应当承担的任何损害赔偿金、判决金额及和解金额、相关法律服务费用、危机公关费用等。
(三)雇佣类的针对上市公司的索赔,保障公司资产
因公司不当雇佣行为(如违反劳动法、歧视等)导致赔偿,引起的财务损失。这个与“雇主责任险”有些类似,上市公司购买董责险,一般不太看重这项保障。
保障内容是保险合同最核心的部分,各家保险条款有一定的差异,比如:
1、预付费用期间。针对董监高的索赔,在调查及抗辩过程中产生的有关费用,保险公司进行预付。有的保险公司规定,在赔偿请求或调查得到最终解决之前,持续预付相关法律服务费用。有的保险公司规定,将在赔偿请求得到最终解决前,持续地预付本保险合同承保的法律服务费用。
2、预调查费用。主要是指被保险人(只限于自然人)为应对任何预调查,或是准备提交给行政机关的与预调查有关的书面通知或报告,而产生的一些费用支出。有的保险公司有此条款,有的无此项规定。
3、针对董监高个人超额责任限额。当保险合同赔偿限额、董监高责任保险的赔偿限额及能获得的其他补偿均用完了,投保人的每一位董事或监事均享有额外赔偿。有的保险公司保障额度还蛮高;有的则是明确赔偿限额用尽,保险合同终止。
4、针对公司的证券类赔偿请求。最核心的是损害赔偿金、判决金额、和解金额以及抗辩费用。有的保险公司承保须公司承担的加重损害赔偿、惩罚性及惩戒性赔偿(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有的保险公司还承保为配合和应对证券监管执法而产生的法律服务费用及行政和解金。
四、免责条款(除外条款)
跟传统的寿险、重疾险差不多,有的情形是除外的,即是公司不予理赔,损失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最常见的免责条款有三项:
1、主观故意违法行为引起的损失。如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肯定是故意行为)导致股民索赔,其产生的损失(如民事赔偿金、相关法律费用),保险公司不管。
2、投保前任何待决的或此前的诉讼或其他法律程序引起的损失。如上市公司在投保前,因信息披露违规被股民索赔,此不当行为导致索赔产生的损失,保险公司不管。
3、已经发生的赔偿请求、可能导致赔偿请求的情形。如上市公司之前购买了A保险公司的董责险,并向A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请求。B保险公司承保的时候,自然不会承保之前那份保单。
除此之外,有的保险公司会根据上市公司实际情况,额外增加一些免责条款。对于投保人来说,自然是免责条款越少越好!
五、追溯日期、延长索赔期
这两个日期,一个是向保单生效日之前进行追溯;一个是向保单结束日之后进行追溯。
1、追溯日期:投保之前发生的事情,只要在保单有效期内索赔,保险公司可以赔,即可以追溯过往的历史问题。
对于追溯日期的界定,各家保险公司规定不同。有的规定无限追溯;有的规定是一个具体的重要日期(如借壳上市日、重大资产重组日等)。
2、延长索赔期:当保险期届满并不再续保,且没有其他保险替代,可以购买“延长索赔期”。在保单有效期内实施的不当行为,在“延长索赔期”内被索赔或是被调查的,保险公司依然承担责任。
对于这部分规定,一般是90天内免费,延长12个月需要额外增加75%或者100%保费。据了解,有的上市公司在投保第二年可能会遭遇拒保的情形,有了这条规定,上市公司有可能可以再续保1年。
六、审议程序
你肯定想不到,金额只有20万-50万不等的董责险合同,居然要过股东大会!是的,没看错,确实需要过股东大会!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18年修订)》第二十四条:经股东大会批准,上市公司可以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责任保险范围由合同约定,但董事因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而导致的责任除外。
有的公司直接在董事会决议公告里,审议此项议案,没有进行单独公告。
有的单独进行公告,广而告之一下。有研究员朋友戏谑说,购买董责险可以作为一个指标来判断A股上市公司的质地,说明上市公司对自己的质地是有信心的,不会担心出险时,因为“主观故意”导致落入免责条款。
七、常见问题
1、民事罚款或行政罚款,是否在保障范围内?
实务中,有的保险公司明确规定,罚款属于除外责任,不予赔付。有的保险公司规定,除非法律明确表示,不允许承保的民事罚款或行政罚款,则可以承保。
2、多个董监高被起诉,都会获得理赔吗?
这里涉及到一个保单的可分性问题。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被股民索赔为例,有的董事、高管并未参与造假活动,只是作为董事或高管身份在某些文件上签字了,被股民一并起诉了,并最终承担赔偿金。在这种情况下,董监高因为过失承担连带责任,是可以获得理赔的。但是,对于主观故意的董监高,则不予以理赔。
3、假设保单有效期内,上市公司因证券类事项被索赔,一直到保险期间届满,该事项也没有判决结果,上市公司也不再续保。对于本次索赔产生的损失,保险公司管吗?
经了解,在保单有效期内,因同一不当行为被索赔,不论这一诉讼在保单结束后有没有结案,不论公司有没有续保,不论是第几次针对同一不当行为提起的诉讼,保险公司都会依合同进行赔付。
说在最后
选保险产品终归是一件“烧脑子”的事情,条款多且文字比较晦涩,还特别容易入坑!当然,没有哪一款保险产品是完美的,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就好!在选购过程中,有几点小心得分享一下:
1、想清楚买董责险的初衷是什么。董责险主要是为了降低董监高个人因职务行为,导致被索赔,给董监高个人人身及财产造成损失的风险。因此,给个人保障多一点、全一点是关键!
2、抓主要条款。保险条款设计让你眼花缭乱,主要看你想要的保障是否保障到了。由于董责险是个“舶来品”,有的保险条款适合境外市场,对A股不适用,但又算在保费里了,所以,视情况要求保险公司进行调整。至于有些“锦上添花”的条款,视情况是否需要。
3、一定要“货比三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董责险产品的保险公司一般都是大公司,赔付率肯定是没问题的,重点还是得看保险条款以及后续服务。
4、一定要勤问。由于目前市面上的董责险文本大多是英文直译的,阅读起来比较费劲,所以一定要充分发挥保险经纪人的作用,多问,多了解!
往期精选
建议收藏!关于独立董事需要发表独立意见的最强干货集合
End
点击“阅读原文”可申请试用易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