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任;

之前小任也科普过不少保险相关知识,这次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保险,花费了两周的时间搜集资料,整理出这篇文章。

文章很长,大概抽出你30分钟的时间,能够解答保险的疑问,如果你能一字不差的全部读完,我相信它一定可以帮助你在了解保险上少走很多弯路;

本次科普知识,一共是6个部分。

1、四大险种的介绍

2、买保险的常见问题解答

3、孩子的保险配置思路

4、大人的保险配置思路

5、老人的保险配置思路

目前关于产品不错的,适合孩子,大人,老人的保险该买什么?

怎么配置?文章最后给写出来了,可以翻开文章下面查看

那我们就正式开始保险科普知识,让自己更聪明,不再被销售牵着鼻子走。

还原保险真相,我们真正了解保险后,自己也会对比保险产品,该怎么挑选。

而买保险就是通过杠杆作用,用小额的保费获得高额的保障。

咱们把这个思路搞清楚,就不会因为所谓的分红,返还丢了保额,导致我们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我们真正需要的健康险是: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分析下这四大保障类型险种的作用。

一、重疾险

 为什么我们需要重疾险,我更多的理解为,更好的生存下去;

生活中,有太多需要钱的地方,而得了重疾更是如此,重疾险是罹患合同约定的疾病,赔付一笔钱;

赔付的这笔钱可以作为治病的费用,也可以用于养病的费用;

1、重疾险是不是确定确定即赔;

重疾险的理赔并不是保险代理人所说的那样,只要确诊重疾险,就可以直接赔付一次钱。

商业重疾险,重疾理赔也是分三种情况的:

达到某种状态:恶性肿瘤、多个肢体缺失

做了特定的手术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

某种状态持一定的时间深度昏迷、严重脑中风后遗症。

大家看到了,很多重疾险压根都不是确诊就赔。

肯定有人会问,标准规定的这么细,是不是就想找理由不赔呢?

我大家不要把这个行业想得这么阴暗,疾病本身就很复杂。

一个疾病,严重不严重,是相对的。

我脚崴了,肿的老高,感觉好严重啊;

去医院,旁边一个患者粉碎性骨折,他说他更严重;

又推进来一个,左腿截肢,我俩都不说话了。

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有人说就不能把标准定得再低一些吗?

有的,轻症中症的出现,都是对「重疾太重」这种看法的应对。

举个例子,隔壁老王买了重疾险,几年之后心肌梗塞了;

做了一个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手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放了个支架;

在重疾险中开胸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才算重疾,而非开胸的介入手术只能按照轻症来赔付。

标准低一些,拿的赔付少一些,后面的保费还能豁免,保单还继续有效。

说到这里,还是会有人觉得重疾险要求严格,那我还值得买吗?

因为我们都知道重疾险主要是为了弥补你患病之后三到五年的收入损失,那你想一下,得病她有多严重,才能三到五年不能工作?

而且,你也别冤枉了保险公司,

而重大疾病的理赔标准,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的。

每家保险公司的条款上28种重疾,3种法定的轻症都是统一规定,每家重疾险都必须保障的;

为什么官方会这么定义,就是考虑了正确的作用,咱们以脑中风后遗症为例,

为什么要求必须患病后天后才能理赔,因为从临床医学来看:

患病后六个月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点,如果这个时候,你恢复的好;

可以做到没有后遗症,如果恢复的不好,留下后遗症才会影响后续生活,这个时候你才需要重疾险来发挥弥补后续收入损失的作用。

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得了病就给钱。

这也是很多人认为保险公司到理赔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找借口,保险公司还真的不是。

2、重疾险更应该关注高发的轻症;

重疾险的病种=28种重疾+3种法定的轻症;

其他疾病都是保险公司自定义的;

而高发的28种重疾,已经占据理赔的95%以上;

所谓轻症,简单来说就是重大疾病的早期症状,还没有达到重疾保险的理赔条件,只会赔付重疾保额的20%~~40%;

而在保险公司的理赔年报上,有12种高发的轻症;

除了法定3种的轻症,看其他的轻症,有没有包含;

3、重疾险和医疗险有什么区别?

重疾险是提前给付;

和我们具体花费的医疗费用无关,

医疗险是报销产生的医疗费用;

两者理赔没有任何冲突,各赔各的,各管各的。

二、商业医疗保险

1、购买医疗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医院范围

医院是指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发生意外、生病就医。

如果随便去一家医院,保险不一定能赔。

普通医疗险要求是国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如果住院,只保普通部

也就说以下医院或部分不保:

港、澳、台地区、境外医院

私立医院、疗养院、护理院、康复中心,戒酒或戒毒中心、精神心理治疗中心;

公立医院非普通部,比如特需医疗、外宾医疗、干部病房等。

(2)、报销范围:社保内、社保外

社保内外:指国家社保报销范围内,或不在国家社保医保的情况。

国家医保有“药品、诊疗、服务设施”三大目录,医疗费用在目录内才能报销,我们称之为“社保内”,否则就是“社保外”

以药品为例,甲类药效一般,乙类药疗效好些,这两类药物大多在医保目录内,可以报销,属于社保内。

而丙类药疗效最好,价格更贵,医保大多是不给报销的,需要自己掏钱。

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产品就是百万医疗

价格低,保额高,重点于起步线高,1万元的免赔。

划重点百万医疗险怎么报销

百万医疗险的1万元免赔额,是指社保先报销后,再自费1万(这1万元才是免赔额的部分)

比如:心脏支架花费5万,社保报销2万,自费的3万元里面减去1万的免赔额,报销2万。

如果是重大疾病可能没有这一万元的限制。

三、寿险

寿险主要保障的是家庭经济支柱的家庭责任,身故的情况下赔保额,这样万一身故的情况可以给家人留下一笔钱,比如孩子未来学习、生活的费用,老人赡养等,这是对家人爱和责任很好的体现。

一般建议规划定期寿险,保障至60周岁;

60岁以后孩子也大了、也不需要赡养老人了、房贷车贷等也还请了,所以一般保障到60岁就可以了。

终身的寿险是一定要赔付的,所以保费是定期寿险保费的7-8倍,这样保障价值就不大了。

四、意外险

意外险最核心的保障内容是:意外身故/伤残 意外医疗

意外医疗最实用,猫爪狗咬,磕磕碰碰都可以报销;

意外险的特点就是保费低,保额高,保障范围全面的意外伤害50万保额也就200元左右,其费率与年龄性别无关;

只与职业类别有关,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意外险的费率较高甚至直接拒保;

三、常见的保险问题回答

1、保险理赔难不难?由合同决定。

能不能赔、赔多少、怎么赔,都白纸黑字写在保险条款里了,跟保险公司的大小没有关系。

与其担心理赔难,不如做好这两点:如实健告知➕看清合同条款。

保险公司是一个庞大的分工明细的机构,规章制度极为成熟,理赔的标准完全是根据产品条款;

相关医学法律指引、公司操作指南进行,保险公司只关心你是否能够达到理赔的标准,而从来不关心你是谁!

2、买消费型保险,还是返还型?

注意看,这是99%的普通人都会中招的最大的一个买保险误区。

消费型保险,有1年期,也有保到20岁、30岁或是保到70岁、80岁多年定期,甚至是保终身的,但是如果不理赔,保费是不退回的。

返还型保险,是有事理赔,没事返钱,听上去是很划算。

许多人既不想多交保费,又不想白给保险公司送钱,所以纠结……

根据这种情况,我自己专门做了一个对比图。

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返还型保险保费至少要多缴纳50%-70%的保险费用;保险公司拿去投资,多年以后再把不怎么值钱的保费再返还给我们,不花钱获得保障哪有这么好的事,普通家庭强烈不建议选择返还型保险。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销售返还型保险比消费型保险利润要高。

从营销人的角度来看,保费上去了自己挣的钱也多了。

返还型保险的本质是分红、两全、万能险等+消费型保险。

本来三四千能给自己买个消费型保险的,结果返还型保险要花一两万。

买返还型保险你每年要多花了大几千甚至上万,消费型重疾+定期理财真的可以不比返还型重疾差,用最少的钱获得更好的保障不好嘛?哪怕不去做定期理财装兜里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啊,自由支配。

而且未来的钱不值钱!

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通货膨胀下,未来的2.76万不等于今天的2.76万。

3、一家五口人,谁最应该买保险?

先保顶梁柱,再保老人和小孩。

顶梁柱在一个家庭中创造了最多的经济收入,承担的责任最重,一旦发生意外,对一个家庭的损失最大。

意外无非三种,重疾,伤残和身故。

所以,我们要配足保额,建议:重疾险+意外险+定期寿险+医疗险;

重疾险:赔付型,保险公司直接赔钱,保额足以覆盖掉医疗费和误工费,不至于一场病毁了一个家;

意外险:每年不到200块,用小成本转移意外的风险;

定期寿险:保家人,留爱不留债。

医疗险:社保的强力补足,很多效果好的自费药、进口药可以报销,每年几百块就可以获得高额医疗报销保障。

4、父母过了五十岁,还要不要买重疾险? 

父母这个年龄是需要保险的,但选择有限,很多由于身体原因失去了购买的资格,尤其是重疾险

对投保年龄的限制:

很多产品对投保的年龄有限制,健康类的产品会更严格,一般超过55岁就不能买了。

对健康的严格要求

一般在投保时都需要填写“健康告知”,而上了岁数的人,难免会有一些慢性疾病,健康告知往往很难通过,这也就直接失去了投保的资格。

就算一些产品的健康告知相对宽松,但也会要求年龄稍大的投保者进行体检,最后的结果通常也是拒保或加费。

高昂保费支出

就算前两项都没有问题,那昂贵的保费也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

年龄越大,健康等风险就越大,所以保费就越高。

很多产品甚至出现了“保费倒挂”的现象,交的保费比能得到的保障额度还要高。

重疾险就不怎么推荐了,也不太划算,如果买的话,可以给父母配置意外险+医疗险+防癌险。

其实,我们只要拥有持续赚钱的能力,积累足够多的家庭收入,是可以保障他们的。

另外在给父母配置上保障的时候,也一定要好好的保障好自己。

5、小公司的保险理赔难吗?

关于保险的问题,作为消费者我们还是比较担心后续理赔的问题。就比如:

小公司理赔难…

我非常能够理解大家的心情,但事实就是:理赔这方面,线上保险比较方便,因为流程更透明。

商业保

不管你是在哪里买的保险,网上还是找代理人,都不影响理赔的,理赔是保险公司的理赔部专门负责的。

只要如实告知,符合合同里的理赔条件,5-7个工作日左右可以拿到赔偿,保险公司都是看保险条款说话的,不会因为公司大小刁难。

一旦符合合同里的理赔条件比如确诊了癌症,保险公司直接赔钱。保额买的是50万,就赔付50万。

对我们消费者而言,要对自己的钱袋子负责,买保险前最重要的是认真阅读条款。

比如这款险种55岁以上的人不能投保,去私立二级医院不赔钱…这些情况在保险条款里都写的一清二楚。

能不能赔、赔多少、怎么赔,都白纸黑字写在保险条款里了,跟保险公司的大小没有关系。

如果在保障范围里,买的时候你也如实健康告知了,把资料准备齐全,理赔就不难。

理赔和保险公司大小没关系,重要的是三看:健康告知、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1)、看健康告知

我们必须要知道健康告知,在线上保险经营过一段时间,很多人在线上咨询的,意向度高,身体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健康问题, 而我需要一个一个是做核保,工作量倍增啊,身体好的时候跟他们沟通总是犹犹豫豫的,考虑考虑。

总之健康告知是躲不开,保险理赔的绝大多数纠纷在于没有做好健康告知;

故意不告知或隐瞒,保险公司都不赔。 

2)、看保险责任(保什么)

哪些情况能赔,怎么赔,赔多少。

很多人买完保险就不管了,到理赔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的保单,都保了什么。

我们买东西前,不先弄明白自己买的是什么,千万不要误以为,以后在理赔的时候,会导致理赔纠纷,是对自己不负责。

3)、看免责条款(不保什么)

它存在的价值是告诉我们:投保后,出现哪些情况保险公司不赔钱。

免责条款,就是保险公司不赔的部分。

在很多保险条款中,会特别加粗或标红,让我们能一眼注意到它。

免责条款主要针对的是故意伤害,违法乱纪,吸毒等较极端情况,是对被保人的保护,也是对保险公司的保护。

我们在投保前,不要忽略了。

6、保险能重复赔付吗?

保险的赔偿额度,不能超过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

身故责任、残疾责任、重疾责任、还有的理财责任,是可以重复赔付的。

医疗保险,是报销型的,不能重复赔付,不能超过被保人支出的医疗总额。

总结:需要发票报销的, 不能重复赔付;

不需要发票报销的,是能重复赔付的。

四、孩子的保险配置方案

看完上面的内容,你的还有耐心,给你点一个赞。

那我们该怎么选择具体的保险产品?

很多人对网上买保险有顾虑,其实心语君自己的保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寿险,全部都是在网上买的。

果我们想更放心的话,完全可以申请纸质保单放在家里。

孩子的保险配置方案: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

1、重疾险,选的是招商仁和 青云卫2号

买保险就是买保额,至少要50万起的。

我们都知道看病最缺的是什么?

是钱!

重疾的治疗费在30万-50万,后期的康复治疗、长期护理也都是钱。

想要从容的看病,疗养,保额一定要充足。

如果预算不多,可以先给孩子买个定期的重疾险过渡,有钱了再补上终身的。

推荐理由如下:

1)重疾赔完,轻症/中症还能再各赔1次

2)20种少儿特定疾病,额外赔付120%

举个例子:

老李给1岁的儿子买了50万元保额的青云卫2号;

孩子10岁时罹患白血病(属于20种少儿特疾之一)。

那么,在理赔时就可以获赔:

50万元(100%基本保额)+60万元(120%特疾保额)=110万元。

3)【非癌->癌】,叠加赔付240%

满足【非癌->癌】,间隔期天,就能赔付120%基本保额。

如果满足【非癌->癌】,间隔期超过1年;

那就意味着二次重疾和二次癌症可以一起赔,也就是240%的赔付额度。

这个保障力度非常强劲,大家一度以为是条款出bug了,但青云卫2号官方证实,可以这样使用。

默默在心里给它点个赞…

4)增值服务

青云卫2号里还涵盖了一部分少儿医疗服务的内容,比如说口腔检查、视力检查、常用药8折购等等。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以查看青云卫2号的保障内容:

2、百万医疗险:

还是比较推荐:蓝医保长期医疗险

我推荐蓝医保长期医疗险,比较看重的是:

蓝医保针对5种特定疾病:

恶性肿瘤(含重度和轻度)、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严重非恶性颅内肿瘤、严重III度烧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特别提供了特需医疗保障,并且0免赔额,

100%赔付,年度保额高达400万。

普通病房 和 特需病房的还是有差异,但凡你体验过,就很难“下台阶”,医疗感受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如果得了上面这几种疾病,身体和精神压力都很大,特需医疗能让我们享受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服务,从而更快康复,多花点钱也值了。

扫描图中二维码就可以查看该蓝医保·长期医疗险保障内容:

3、意外险是: 平安小顽童3号  

孩子有自己在身边时刻注意着,都很容易磕到碰到。

会走路或是上学后,过马路、和小朋友玩耍,都有各自意外风险。

意外险是孩子的刚需,一年一买。

孩子意外险的保额,不用买太高,小顽童基础版的保额就足够。

因为国家有规定,孩子身故赔偿,10岁以下不超过20万,18岁以下不超过50万。

保额买多了,也用不上。

除了身故责任,最重要的就是意外医疗了。

孩子摔伤碰伤后,就需要用意外医疗来报销。

小顽童有1万意外医疗额度,0免赔,合理医疗费用100%赔付。意外住院、门急诊和自费医疗都是可以报销的。

一年68元,孩子全年的意外都有了保障,很值

点击就可以入手

 4、小额医疗险(暖宝保少儿门急诊保险)

保障内容如下:

管是疾病门诊、住院,还是意外门诊,住院,都可以报销

还有20万意外身故/伤残保障。

疾病门诊额度5000元,孩子感冒、发烧基本就能报销。

疾病住院额度1万,是0免赔额。

小额医疗险的特点是免赔额低,

正好弥补百万医疗险1万免赔的不足

适合体质弱、抵抗力差,经常因为小毛病看门诊、住院的孩子。

健康宝宝少儿门急诊医疗保险,是小额医疗险+意外险的组合。

所以买了健康宝宝少儿门诊保险的朋友,不用再单独给孩子买意外险了。

五、大人的保险配置方案

大人的保险配置:重疾险+寿险(顶梁柱必备)+医疗险+意外险

一般保费支出建议在个人年收入10%左右。

今天小任给出保险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下:

重疾险:超级玛丽8号

直接说结论:

①轻中症累计赔6次,且重疾赔完照样赔

②延续旧版重疾复原金“同种&不同种皆可赔”的特点,且保额+20%;

③60岁前重疾翻倍赔,60岁前中症额外赔30%;

④癌症津贴有创新,间隔期更短,第二次赔付比例更高;

⑤首创癌症拓展金,先患原位癌或轻度癌症再患癌症,赔30%保额;

可以根据自己预算,选择保障至70周岁,还是终身;

点击就可以查看超级玛丽8号的保障内容:

百万医疗险,还是首推蓝医保;

扫描图中二维码就可以查看该蓝医保·长期医疗险保障内容:

定期寿险,选的是华贵大麦旗舰版

华贵大麦旗舰版,这款产品健康告知宽松,连大部分定期寿险会询问的肺结节都取消了。

根据它现在的健康告知:

肺结节可以投保;

除乙型肝炎外的肝炎,可以投保(乙肝,回答问卷后也有机会投保);

兔唇,腭裂,多指,单一肢体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下、下肢在踝关节以下,也可以投保。

而且针对这些人群,保费也是正常费率,并不进行额外加费,十分的亲民

保障时间,建议保障至60周岁,或者65周岁;

可以识别图中二维码,查看华贵大麦旗舰版产品内容:

妻一起买(华贵甜蜜家2022,识别图中二维码):

1、保额独立,互不影响;

2、一人出险,保费豁免;

3、同一意外,四倍赔付;

意外险,大护甲5号非常值得推荐的:

有100万的意外身故/伤残+10万意外医疗;

不限社保,猫爪狗咬都可以报销,保障全面,保额高,价格还极致。

六、老人保险方案

年龄超过50岁,基本上就进入了重大疾病的高发期——在我的印象中,男性64岁附近有个死亡率陡升——年龄和身体状况成为买保险的拦路石,此时的买保险策略更加现实,身体条件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一定先选择医疗险。

这个年龄阶段想要购买重疾险基本上会受到比较多的限制,而且考虑的因素也比较多。

首先是保费会非常贵,

其次是保额比较低,

第三可能还要体检,

第四是有条件承保,

第五可能会被拒保。

因此,老年父亲的保险建议顺序是老年意外险、防癌险、百万医疗险(身体健康不符合的就购买防癌医疗险)。

在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建议给老父亲首选金医保长期百万医疗险,可以解决大额的医疗费用。

保障产品推荐:

其次是老年意外险

保障的内容比较窄,主要是一些意外骨折、小额意外医疗,起到保障作用

后是老年的补充医疗险:

购买不了百万医疗险,就可以直接选择防癌医疗险,目前多数一年一续保,可以续保到99岁以上,相对应的保费也比较贵。

和中年人不同,55岁不需要承担太多家庭责任,寿险不是必须买的;

所以,只给搭配了百万医疗险/防癌医疗险,生病住院的花销、意外磕碰的治疗费都可以报销。

对老年人来说,有这些保障已经基本够用了;

61岁-70岁的父母百万医疗险

这个年龄段的父母基本上有产品就已经不错了,因为很多产品的投保的年龄是在60岁以下的。

但还是有些产品可以让我们选择的。

比如众安尊享e生2023,60周岁也可以投保百万医疗险;

但投保也需要做好健康告知,因为年龄大啦,身体难免会有一些小问题;

所以如果父母身体有异常,可以来找我,我来帮助你判断是否可以买;

想要查看具体的尊享e生2023产品责任,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查看;

写在最后

今天的资料是我花费了很长的是时间,细心编写出来的;

关于保险公司的问题、网上买保险是否靠谱这些需要进一步咨询,解析,才能完全解答你的疑惑,或者就没有说;

篇幅有限,还有很多其他不错的产品没有办法加进去,也是希望能够大家跟我一样,让自己买对保险,不踩坑。

能够根据你的情况,实时给出可投保的产品推荐。

最后,希望我们一直健康,买的保险都用不上。


普通人购买保险,这四种险种是最实用的;

股盾网提醒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