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将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惩处,甚至会付出巨额代价。
而对于投资者,特别是股票二级交易市场的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愈发显现,保护力度也愈发加强。在这种背景下,一湃发现“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违规披露等引发的证券虚假陈述索赔诉讼中,投资损失能够获得多少赔偿?”依旧是诸多投资人最为关心的维权问题。:
股票的买入和卖出时间决定了损失能否得到赔偿上市公司或虚假陈述行为人是否存在免责事由决定了赔偿比例投资损失的计算方式决定了赔偿的具体数额:证券虚假陈述中赔偿比例的判定问题。
上市公司或虚假陈述行为人是否存在免责事由决定了赔偿比例
根据定罪的基本原则,即行为人实施了损害行为,发生了损害后果,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行为人应当为损害后果承担责任。
在证券虚假陈述索赔案中,一湃提醒,虚假陈述的行为通常已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已经发布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行政处罚决定书,即其损害行为已经被行政机关认定;因果关系能否成立,将关系到行为人是否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即是否应该为其虚假陈述的行为向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上市公司或虚假陈述行为人通常会引入诸多变量试图否定其因果关系的成立,这其中最为常见的变量就是系统性风险。
一湃将为大家简单介绍:
1.何为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与证券市场的整体运行相关联的风险,即某种因素对市场所有的证券都会带来收益或损失的可能性,其带来的变化非单一证券所能控制,也不能通过投资组合分散。
2.系统性风险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系统性风险,通常有多种不同形式,比如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
3.司法实践中法院如何认定系统性风险?
在证券虚假陈述索赔案中,法院在认定系统性风险时通常考量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是否发生波动;同期大盘走势/相关板块的走势及市值变化;证券市场的综合指数、流通股总市值的变化;熔断、千股跌停、千股停盘;政策调控导致行业板块整体向下;市场流动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