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导语 当行走于变幻莫测、经常动荡和时时危险重重的金融市场之中,《证券分析》依然是投资者宝贵的指路明灯。 ——塞思.卡拉曼(Seth A. Klarman) 1934年初版的《证券分析》就是一部经典,出过了5个版本,售出百万册,历经80余年,且多次修订,却依然被奉为投资者的《圣经》。 作者: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生于纽约市,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华尔街上的权威人物,现代证券分析和价值投资理论的奠基人,对于许多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如沃伦・巴菲特、马里奥・加百利、约翰・乃夫、麦克・普瑞斯和约翰・波格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书中重要内容摘要
1证券的安全边际
现今的价值投资法与格雷厄姆及多德的时代并无二致,都是以低于证券或资产价值的价格购入,如众所周知的用五十美分的价格购 买价值一美元的资产。价格超值的证券提供了安全边际,即为各种错误、失算、坏运气、或经济和股市逆景预留空间。虽然有人可能误以为价值投资是鉴别超值股份 的机械工具,但实际上,价值投资是一种全面的投资哲学,强调作出深入基本分析的需要、追求长线的投资结果、控制风险及抵抗羊群心理。
很多 人涉足股市,只求赚快钱,总奢望股票价格会不顾价值而一路飙升,心态属于投机而不是投资。投机者一般都把股票视为一张可迅速买进及卖出的纸,并愚蠢地把股 票与商业现实及衡量价值的标准分割开来。在市场节节上升的时候,投机方式特别盛行。尤其在市况兴奋的时候,眼见一众背弃价值投资的人迅速致富,很少人能有 足够纪律,坚守严格的价值衡量标准,并继续回避风险。毕竟在牛市当中,真假天才实在不易区分。
近年来,有人试图把投资的定义扩展至所有最近已经(或马上)升值的资产,包括艺术品、稀有邮票或美酒佳酿。由于这些物品没有明确的基本价值,在现在或未来亦不会产生现金流,而其价值完全取决于买家的兴致及偏好,故显然是投机而不属于投资。
相较于一心想赚快钱的投机者,价值投资者反而会致力避免损失,充分表现出他们对风险的厌恶。因为对于回避风险的投资者而言,损失所造成的认知成本,远超于同 等数额盈利所带来的认知收益。一旦我们积累了少许资本,赚取盈利的递增益处,往往会被亏损所带来的痛楚蚕食。想像一下,如要用掷币的方法,去决定你的资产 翻倍还是一无所有,你将如何反应。几乎所有人都会避免风险而拒绝这样的赌博。对风险的厌恶,乃根深蒂固在人性之中。不过,每当市场鼓吹投机,很多无知的人 又会把回避风险的问题搁于一旁。
价值投资者不会视证券为投机工具,而是买入股份背后业务的部分拥有权或债权。这种心态是价值投资的关键所 在。当一小部分生意以超值价出售时,我们亦不妨从假设卖掉整盘生意的角度看看,有助评估有关交易的利害。这种分析立场,可让价值投资者专注在长线投资成 果,而非锱铢计较每天的买卖交易赚了多少。
2价格与价值偏差
在格雷厄姆及多德的投资理念中,最核心及最根本的原则 就是金融市场才是机会的最终创造者。市场给予的证券价格有时正确合理,有时却不然。从短期来看,市场的效率实际上非常低,令证券的价格与潜在价值之间存在 极大偏差。意料不到的变化、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以及资本流向都会加剧市场短期的波动,价格可能会因而被高估或低估。
以格雷厄姆及多德的话来说:“(证券)价格自始至终都是基本的影响因素,所以股票在某一价格具有投资价值,在另一个价格却又不然。”格雷厄姆曾教导我们,视市场是一个公平的 称重器,能精确有效地衡量价值的人,大部分都很易被情感带动;而那些视市场为投票机器的人,深明股市不过是个由情绪带动,比拼谁最受欢迎的赛事,反而可从 容自处于正确位置,在市场情绪的极端变化中获利。
虽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价值投资者,但这类投资者必备的特征,包括耐性、纪律及回避风险 等,却可能是天生的。初学价值投资法时,你要么与之产生共鸣;要么少许感觉也没有;要么能够保持纪律及耐性;要么怎么也不行。如果你能和《证券分析》产生 共鸣,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抵挡投机诱惑,能以静制动,也许你已有价值投资的潜质。否则,本书至少会助你了解应在什么形势下投资,使你对价值投资者们的想法 有正确的评价。
《证券分析》在1934年首次出版,在1940年修订时亦备受赞誉,而最杰出的成就或许便是其中不随时间流逝而褪色的训导。一代代的价值投资者受了格雷厄姆及多德的教诲,并在多变的市场环境、国家及资产类别上成功应用这些经验。作者如果泉下有知,一定颇感欣慰,因为他们亦希望自已提出的原则能够“经得起难以预知的未来考验”。
3受金融市场动荡考验
1992年著名的价值投资公司崔帝布朗(Tweedy,Browne Company LLC)以“有效的投资之道”(What has worked in investing)为题,发表了综合四十四项研究的报告。该报告发现真正的投资之道,其实颇为简单:便宜股票(根据市账率、市盈率及股息率来衡量)的表 现往往优于贵价股票,而且表现落后(超过三至五年)的股票最终会胜过近期表现良好的股票。换句话说,价值投资的确有效!据笔者了解,没有一位长期投资者会 后悔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
今天,当你阅读格雷厄姆及多德讲述他们如何走过三十年代的金融市场,他们似乎在描绘一个奇怪、陌生及古老的经济萧条时代,其中有极端的风险回避意识,以及很多闻所未闻或已经式微的企业。惟这样的探讨,远比表面看更有价值。
投资者倾向假设明天的市场将与今天的差不多,多数时候确是这样,但每隔一段时间,传统的智慧将被推翻、循环论证得到解答、价格回归到均值及投机行为败露。那 时候,今已非昔,大部分的投资者便不知所措。用格雷厄姆及多德的话来说:“我们一直致力提醒学生,不要过分看重表面的及暂时的现象”,这些现象是“金融世 界的即时错觉及报应”,在动荡时期,价值投资者的理念更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1934年,格雷厄姆及多德目睹了过去五年间市场最风光的日子 与最低迷的时间:1929年冲上顶峰、1929年10月崩围,以及其后大萧条的延绵折磨。他们于是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全天候计划,无论在任何环境,都能从 数以百计甚至千计的普通股、优先股及债券中,辨认出具投资价值的证券。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方法与现代价值投资者所运用的,实质并无二致。他们在二十及三 十年代应用在美国股票及债券市场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二十一世纪初的环球资本市场;适用于房地产及私募股权等流动性较低的资产类别,甚至适用于撰写《证券 分析》时还未存在的衍生工具。
4抱怀疑态度作独立判断
尽管投资分析必须用上财务知识,例如典型的“净营运资本”计算,但价值投资并非一个数字填图练习。我们要时刻抱持怀疑的态度,作出独立的判断。
(一)公司的财务报表并不能涵盖所有影响价值的要素,譬如说存货可变得一文不值、应收账款可能收不回来、部分负债有时并无记录下来,以及资产价值会被低估或高估;
(二)估值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多项变数,我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出评估;
(三)所有的投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决于未来,而未来是无法肯定的;因此,即使经过仔细的分析,有些投资还是未能获利。有时股价便宜是有其合理因由的,如不良 的商业模式、掩藏负债、诉讼缠身或无能贪腐的管理层。投资者必须常持谨慎及谦逊的态度,明白自己永不能完全掌握一间公司的一切,但仍要努力不懈地搜寻额外讯息。
最后一点,最成功的投资者会将详尽的商业研究及估值工作,与无比的自律、耐性、全面的敏感度分析、诚实的理智、多年的分析,以及投资经验相结合。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信奉《证券分析》的价值投资者已达致成功七十五载,但有一群旁观者还是严重忽视甚或排斥价值投资,他们就是学术派人士。
学术派人士倾向创造一些精深雅致的理论,试图用以解释真实的世界,但事实上却将之过于简单化。其中一种理论──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认为,证券价格总能立即反映所有现存资讯,这种想法与格雷厄姆及多德认为基本分析具重大价值的观点全然相悖。资本定价模型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把风险与回报联系起来,但总是弄错了风险的波动性或系统风险系数。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MPT)赞同在建构一个最佳投资组合时,分散投资能带来好处。不过,MPT坚持高回报只能伴随着高风险而来,实际上就是否定了整个价值投资 的理念,也否定了经风险调整的投资长线带来高回报的记录。价值投资者没有时间研究这些学术理论,通常都予以忽视。
5干预措施渐成癖
上述的理论所提出的假设条件,包括持续的市场及资讯完整,低廉的交易成本甚或无交易成本,均非现实的情况。广而言之,学术界人士沉醉于他们的理论之中,以至无法接受价值投资有效的事实。数十年以来,学术界人士只接纳对其错误的理论作出微调。
价值投资者需要考虑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美国联邦储备局一看到金融市场有问题,便采取干预措施,已经日渐成癖。在金融大混乱中,联储局频频下调利率,以支持证 券价格及重建投资者的信心。尽管联储局官员的意图原为维持资本市场秩序,但一些基金经理却把当局的干预视为实质的投机牌照。进取的联储局策略,有时被称作 格林斯平认沽期权(意即联储局一定救市,如今为贝南奇认沽期权),引发了道德风险,在价值长期高企时鼓励投机。只要价值投资者不被诱至虚假的安全感之中, 只要他们坚持长线的眼光,确保自己留在市场的能力,那么联储局行动所引起的(或投资者对之预期的)市场混乱,最终可能成为机遇的来源。
另 一个相关的现代发展是无处不在的有线电视对股市的狂热报道,加剧大多数投资者短线炒作的倾向,激发群众对于有关金融市场的一切都尽可能(甚至有必要)有意 见的看法,有别于格雷厄姆及多德所认许的耐心等待及精挑细选的方法。这些快餐的精彩评述,加强了大众的印象,以为投资是件毫不艰苦及无痛无痒的容易事。每 天带头欢呼喝采的权威专家,在股市回升或创下新高时狂喜不已,在市场逆转时表示同情;给予观众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股市上涨是唯一的理性市场方向,卖出股份 或隔岸观火几乎是不爱国的表现。
6分析工具适用任何公司
格雷厄姆及多德意识到,他们无法预见未来整个投资世界的商业、经济、科技及竞争。即使投资形势注定要(而且仍然将会)经历不可预料的深远变化,但他们仍写下灵活的论述,为我们提供工具以应对。
譬如说,一众企业现在销售的产品,根本是格雷厄姆及多德想像不到的东西。实际上,某些公司以至整个行业都非他们所能预想得到的。
《证券分析》没有提供例子性、可预见性、商业战略及风险的问题,更是跨越行业、国家及时间界限。
当市场不断上扬、每个人都赚钱时,价值投资的哲学并非不可或缺。不过,由于市场没有明确的方法可以预测未来将如何变化,所以投资者仍须遵循价值投资的理论。 通过广泛的基本分析及严守规则,以无尽的耐心来控制风险及减少损失,价值投资者便可以预见不错的成果,而且下跌风险有限。你可能不会迅速致富,但你会守住 自己所拥有的,假如价值投资的未来与过去相似的话,你可能会慢慢富起来。如其投资策略所述的,理性投资者最多只能期望这样。
从1934年 第一版《证券分析》开始,广大读者已有机会接触到价值投资的每一个重要方面。很多人未能遵循此永恒的、极其简单的及几乎不会出错的投资方法,使得那些采用 的人依然成功。追逐瞬间财富及希望不劳而获,是人性的弱点,亦似乎会永远伴随着我们而存在。只要人们还屈从其本性,价值投资将依然是成功长线投资的低风险 好方法,就如过去七十五年以来一样。
来源:海通证券综合网络资料
往期阅读
4、如何从一个投资菜鸟晋级成功的交易者?从五颗子弹开始!
7、《漫步华尔街》:市场不可战胜的前提下,如何投资自己的资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将本资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资讯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海通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