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是否存在虚假陈述,与原告的投资损失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其二,是否存在系统风险和其他因素的扣除。此外,在本案民事责任主体的认定上,被告方多次要求追加财务造假主角子公司智诚光学实际控制人王汉仓和郭文杰为共同被告,理由是这两位自然人对案涉虚假陈述违法行为负首要责任,相应应承担主要民事赔偿责任(如有)。合议庭法官听取了双方庭辩意见,本案将择期再审。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次“未罚先审”的开庭。自今年5月收到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后,截至目前,胜利精密尚未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而2015年5月至今,该公司已先后收到4份关注函、5份监管函、2份通报批评,监管部门发出的问询函更多达16封。
据公开信息,2015-2017年,胜利精密收购并表的100%控股子公司智诚光学为“实现”对赌业绩承诺,通过虚开主营产品销售发票、虚假销售原材料,未及时入账原材料等方式虚増营业收入、虚减营业成本,三年虚增净利润共约5.07亿元。由此导致胜利精密过往披露的2016-2018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共虚增营业收入约4.37亿元,虚减营业成本约2.23亿元;三年虚增利润总额共约6.54亿元,分别占各期披露合并利润表利润总额或其绝对值的54.41%、47.16%、6.51%。
经追溯调整,胜利精密2016-2018年净利润由4.29亿元、4.62亿元、-7.23亿元分别调整为1.17亿元、1.64亿元、-8.03亿元,更正后累计缩水6.9亿元。
基于上述涉嫌违法事实,证监会拟决定:对胜利精密给予警告并处60万元罚款;对智诚光学原实控人、总经理王汉仓及时任财务总监郭文杰2人给予警告、分处30万元罚款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胜利精密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玉根以下4名有责人员给予警告并分处10万元罚款。拟罚款合计160万元。
都说堤内损失堤外补,而正是“内生增长不济,外延并购续命”的昏招,让胜利精密近六年来马不司法拍卖过户后,其最新持股比已降至10.06%。
2015年,胜利精密分别以高出净资产81.72%、.16%、4447.56%的溢价收购了智诚光学、南京德乐、富强科技等6间公司,平添16.57亿商誉,2016年又以4.86亿元对价置入苏州捷力33.77%股权,2018年再溢价818.39%并购硕诺尔。
然而,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公司几乎都“不堪大用”,要么财务造假,要么业绩不达预期,要么对赌期一过就业绩翻脸。拿智诚光学来说,今年上半年营收仅15.8万元,净亏损2536万元,期末净资产接近-8亿元,原股东王汉仓等还欠着近8亿元业绩补偿本息款被上市公司告上法庭。无独有偶,苏州捷力原股东彭立群也因拒不履付3.87亿元业绩补偿义务,被法院裁定为被执行人。
万元仅为上年同期的6.14%,主要是去年同期处置子公司实现投资收益4.87亿元等原因。期末公司每股净资产1.31元。
最新公告显示,今年9月15日,胜利精密董事会通过了与恩捷股份及其关联方设立合资公司暨子公司富强科技、JOT的股权转让协议的议案,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持有合资公司19.80%的股权,而富强科技和JOT将撇出并表。今年上半年,年内刚完成100%收购控股的中晟精密和参股19.89%的胜禹材料新晋“当家花旦”,合计贡献5348万元净利润,比胜利精密同期净利润高出53%。
二级市场上,自2016年创前复权11.55元高点以来,胜利精密股价连续数年下跌,去年5月曾跌至1.47元回撤超87%。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