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日本股市一直表现出色。截至5月23日,日经225指数已经涨幅高达18.64%,上周更是突破了31000点,打破了近33年来的新高记录。可以说,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只有美国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涨幅能够超过日本股市。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了大量的资金涌入日本市场呢?从市场逻辑来看,一方面是全球投资者对疫情后全球经济恢复和增长的预期逐渐提升,从而也刺激了各国股市的涨势;另一方面则是日本政策及经济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利好影响。例如,日本政府不断加大对于新技术和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在医药、电子、制造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也加速推进,这些因素都大力促进了日本股市的增长。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还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和货币宽松政策,采取积极的经济措施以抵御新冠疫情对于经济的巨大冲击,从而刺激了市场信心和投资热情,并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流入日本。因此,可以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均成为了推动日本股市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股市投资仍然存在风险,尤其是近期市场过于热烈,投资者需保持冷静,做好风险控制。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眼全球,将日本股市跟欧洲股市和中国A股联系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全球资金从追求高增长逐步转向追求稳定的收益,不断买入红利资产,押注未来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滞涨)”时代。
1. 日本股市近期大涨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估值便宜、企业分红比率提高、近期外资大幅买入。
(1)日本股市目前表现强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估值较为便宜。据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在东证主要市场上,近一半的上市公司的市净率(PB)低于1,而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成份股中有7%的公司市净率低于1。此外,在蓝筹股中,约有30%的东证100指数成分股市净率低于1,而标普500指数中这一比例仅为3%。
可以说,基于估值的考量,日本股市已经在全球市场中拥有了更牢的基础和更高的上限。从长期来看,低估值的公司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对于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更有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依靠估值的优势并不足以支撑股市长期稳定的增长。投资者还需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未来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做好风险控制,以确保投资收益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2)近年来,日本监管层不断推进企业经营能力的改善和价值的提升,其中包括敦促企业提高回报、鼓励公开回购等举措。此外,巴菲特也在4月前往日本考察,希望日本五大商社能够更加注重股东权利,提高公司的分红比例。
目前来看,这些努力已初见成效。截至2023财年3月,日本企业的派息金额已大幅增加,回购规模更是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达到9.7万亿日元(约合714亿美元)。
通过提高分红比率,企业能够更好地回报投资者,同时也能增强其市场吸引力,提高投资价值。这对于日本股市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3)最近外国投资者不断涌入日本股票市场,成为了股票的净买家,这是连续第六周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据数据显示,这些外国投资者在过去6周内净流入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300亿美元,成为了过去10年来最大规模的资金流入之一。
据交易所公布的数据,在截至5月12日的最近一周内,海外交易者又净买入了价值约57亿美元、相当于7810亿日元的股票和期货,此举进一步证实了外国投资者对日本股票市场的信心。
这种情况的发生,得益于日本政策继续加强,以吸引外国投资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如推出了更有效的公司治理、提高了企业回报、削减了税收负担等。所有这些举措都推动了日本股市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加强了外国投资者对于日本市场前景的信心。
总体而言,这些外国资本的流入为日本股市增添了活力,并促进了整个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外资之所以不断买入日本资产,是因为日本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分红正在不断增加,尤其是现金分红。也就是说,外资在日本市场更多是为了现金回报,其次是股价上涨带来资本利得,这也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启示。
2.投资者不仅在日本股市不断买入高分红资产,而且在欧洲市场(尤其是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股市)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这预示着全球未来可能会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滞涨)”时代。
尤其是德国和英国的股市,指数自今年年初以来一路上扬,并创下了2021年年底以来的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具备高增长能力的价值股票也重新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这表明投资者从高估值的成长股转向了有稳定收益的价值股。
这样的现象与国际油价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和通货膨胀加剧等多重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高通胀的环境经常伴随着低增长的情形,这也导致了投资者对高分红资产和价值股的兴趣不断增加。
总体而言,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策略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开始关注那些能够提供稳定回报和分红的投资机会。这样的趋势似乎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德国DAX指数是一个全收益指数,这意味着它不仅考虑了股价的涨跌,还计算了分红再投资的收益。该指数包含许多制造业企业,但与非常规成长型企业不同的是,这些企业已经进入了稳定增长阶段,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扩大其生产力,例如梅赛德斯奔驰今年上涨了16%。
英国富时100指数基本上由公共事业和能源企业为主,还包括一些制造业企业。尤其是2021年以来,资源类企业是指数上涨的主要贡献者,例如壳牌和力拓等矿业公司。
法国市场相对较特殊,其中的奢侈品企业表现最为突出。这种情况背后反映了通货膨胀使得社会阶层在分野,消费也随之分化,奢侈品则成为一种罕见的可以抵挡通货膨胀的消费产品。
总体来说,这些指数中的成分股代表了各自市场内的不同行业和经济发展趋势,而且在各自市场中也有不同的分布情况。投资者需要仔细分析这些因素,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以便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上一次出现滞涨是70年代的美国,当时巴菲特和彼得林奇均买入原材料铝业公司,后者还投资了石油公司,帮助他们大幅跑赢同期的标普500指数。基于此,我有理由相信以巴菲特为代表的全球资本,在全球扫货红利资产,也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滞胀环境
(3)我们将目光放回国内,A股也有类似情况,中证红利指数创近3年新高,算上分红的红利全收益指数创历史新高。(下图蓝线为红利指数,红线是红利全收益指数)。
红利指数是一个反映高股息支付能力的指数,成分股主要为央国企。如果红利指数上涨,那么意味着市场正在重新定价低估值、高股息支付能力的央国企。这一点在官媒中也得到了认可。
《经济日报》评论文章指出,“中特估”的探索建立,提供了中国市场特色与资本市场一般规律更好结合的机会,也为投资者寻找“潜力股”提供了新的视角。低估值、高股息支付能力的国企有望被市场重新发现并定价。因此,红利指数的波动可以监测到市场对央国企估值和优劣的变化,同时也能够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力股的投资机会。
首发优惠价99元/年,未来随人数增加逐步恢复至499元/年。扫码加入,鹿圈内等你,每周三更新。
限时加入,随时恢复原价,鹿圈内投研直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