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控股股东质押变动与监管警示
2024年12月17日,大参林(603233)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柯康保将其质押的350万股股份解除质押,占公司总股本的0.31%。截至公告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质押股份比例降至14.96%。然而,这一资本动作背后,公司仍面临因信披违规引发的投资者索赔风险。
此前,大参林因全资子公司茂名大参林及实控人柯金龙涉嫌单位行贿罪被立案调查,但公司未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导致广东证监局于2024年4月8日对其采取监管谈话措施。这一事件直接引发股价波动,投资者损失显著。
索赔条件解析:适格投资者范围与法律依据
立案调查背景
大参林因未及时披露子公司及实控人涉嫌犯罪的重大事件,违反了《证券法》第八十条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构成虚假陈述。证监会认定其信披违规事实明确,为投资者索赔奠定基础。
法律依据与索赔要件
根据《证券法》第85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适格投资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投资期间:2023年7月14日至2024年3月1日期间买入大参林股票,并于2024年3月1日收盘时仍持有。
交易凭证:需提供加盖证券公司公章的对账单,包含交易时间、数量、价格及账户信息,融资融券账户需额外提供信用账户明细。
损失关联:需证明股价下跌与信披违规存在因果关系。2024年3月2日公司首次披露诉讼后,股价单日跌幅超9%,形成明显“揭露日”效应。
报名途径
法律策略:专业团队助力高效维权
大学法学院毕业)专注证券索赔领域,团队成员兼具金融与法律复合背景,代理案件胜诉率超80%。近期代理的典型案例包括:
某药业财务造假案:成功为300余名投资者追偿超5000万元;
某科技公司信披违规案:一审胜诉率达85%,法院全额支持损失主张。
结合《虚假陈述司法解释》,本案核心论证点包括:
重大性认定:实控人被刑事拘留属重大利空,直接影响投资者决策;
交易因果关系:揭露日后股价异常波动印证信披违规与损失的关联性;
损失计算: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核定买入成本,最大化赔付范围。
常见法律问答
Q1:已卖出的股票能否索赔?若在2024年3月1日后卖出,仍可索赔揭露日前的损失;若在揭露日后卖出,需结合具体抛售时点计算差额损失。
Q2:融资融券账户如何操作?需分别打印普通账户与信用账户的对账单,并注明担保比例及强制平仓记录,以区分自有资金与杠杆交易部分。
Q3:诉讼周期多久?一般案件12-18个月审结,复杂案件可能延
合规提示与诉讼时效
风险提示:案件结果取决于法院对信披违规与损失因果关系的认定,投资者可能获部分或全部赔偿,亦存在败诉风险。
诉讼时效:自2024年4月8日立案公告日起算,剩余维权期约700天(截至2025年4月27日)。
互动与公司信息
读者互动:您是否持有大参林股票?欢迎留言分享投资经历,或私信获取个性化索赔评估。
公司简介:大参林(603233)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11.39亿元,主营药品零售及健康服务,全国门店超8000家。2023年营收约200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12%,信披事件后市值蒸发超30%。
(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
风险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