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治化进程驶入“严监管、强震慑”的深水区,任何试图以财务造假、信披违规、资金占用等手段突破合规底线的行为,都将在“零容忍”监管框架下无所遁形。经投资快报记者梳理,近期有ST龙宇、ST华微、广济药业、祥源文旅等上市企业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查,且导致投资者损失不少,按照相关法规,适格受损投资者可提起诉讼索赔。
ST龙宇“披星戴帽”,涉8.7亿资金占用被证监会立案
2024年12月17日,上海龙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龙宇”,603003)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12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032024053号)。
回溯监管调查,2023年8月上海监管局现场检查发现,ST龙宇在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存在两大违规问题:一是未履行审议程序且未披露大额关联交易;二是部分贸易业务缺乏商业实质,导致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上述行为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司于2024年8月31日公告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资金占用问题尤为突出。经核查,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累计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达9.18亿元,虽主动归还5000万元,但截至目前仍有8.68亿元未清偿。根据监管规则,若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清收占款,公司将面临强制退市。
2023年年报披露时,审计机构对ST龙宇财务报表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亦予以否定,直接导致公司股票被“披星戴帽”,退市风险进一步加剧。
29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该股票的受损投资者;2.在2024年12月16日(含当日)之前买入,并在2024年12月17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该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须以法院认定为准)。
ST华微被立案,自查确认14.35亿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华微”,600360)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自查确认14.35亿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024年5月17日,ST华微发布
根据公司自查披露,其存在部分资金流向缺乏商业实质的问题。截至2024年5月17日,与相关方的大额资金往来中,流出公司金额合计81.39亿元,流入金额合计68.52亿元,资金往来余额合计14.35亿元。经核查,前述资金往来均不具备真实商业背景,已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此次立案及自查结果显示,ST华微资金管理存在重大漏洞,相关行为可能违反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后续监管调查进展将直接影响公司合规风险及市场信誉。
步判断在2016年4月23日至2024年4月29日期间买入,并在2024年4月30日之后卖出或仍持有该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须以法院认定为准)。
广济药业曾因会计差错被警示,再涉信披违规遭立案调查
2024年10月26日,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济药业”,000952)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052024009号)。这是继2023年被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后,公司再次因信披问题引发监管关注。
回溯违规细节,广济药业曾于2023年4月20日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承认将子公司济康药业部分经销业务收入核算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并追溯调整了《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财务数据。这一调整暴露出公司前期披露的上述报告存在财务信息记载不准确的问题。
2023年11月17日,湖北证监局已就该问题对广济药业及时任董事长阮澍、总经理胡明峰、财务总监郑彬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此次证监会立案,标志着监管层对其信披违规行为的调查进一步升级,后续结果将直接影响公司合规性及市场信任度。
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须以法院认定为准)。
祥源文旅及实控人遭证监会立案,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浙江祥源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祥源文旅”,600576)于2024年10月18日公告称,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俞发祥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送达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1120240035号、证监立案字01120240036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此次立案涉及公司及实控人双重主体,具体违规细节尚未披露。根据证券法、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监管部门将对祥源文旅的信息披露合规性展开全面核查。目前公司尚未说明立案事项对日常经营的影响,后续调查进展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须以法院认定为准)。